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guān),下列做法不會損害人體健康的是( )
A、用含小蘇打的發(fā)酵粉焙制糕點
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
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產(chǎn)品
D、用霉變花生制成的壓榨花生油烹調(diào)食品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1)常溫下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 。
(2)用CuSO4溶液鑒別假黃金(Cu-Zn合金 ) ,
(3)右圖是教材中煉鐵高爐及爐內(nèi)化學變化過程示意圖,爐內(nèi)
B區(qū)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工業(yè)生產(chǎn)上規(guī)定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允許排放量不得超過0.02mg/m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碘量法”測定某化工廠附近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請你參與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相關(guān)學習任務。
【查閱資料】淀粉遇碘(I2)變藍,遇氫碘酸(HI)不變色。氫碘酸為無色液體。
【測定原理】
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學反應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學式為 。
【測定步驟】
(1)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5.00mL(含I2的質(zhì)量為6.35×10-4 mg)于下述裝置中的反應容器內(nèi),并滴加2-3滴無色淀粉溶液。
|
(2)利用上述裝置到指定的測試點抽氣,每拉動1次注射器抽氣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應恰好完全為止,記錄抽氣的次數(shù)。抽氣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實驗中表明恰好完全反應的現(xiàn)象是 。
(3)換到不同地點再重復實驗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這樣做的目的是 。
每次實驗的抽氣次數(shù)記錄 見下表。
實驗次數(shù) | 1 | 2 | 3 | 4 | 5 |
抽氣次數(shù) | 42 | 38 | 36 | 44 | 40 |
【得出結(jié)論】
二氧化硫的含量 | 是否超標 |
|
|
【交流與討論】
實驗結(jié)束后,有同學提議:可將插入碘溶液的導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
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度,其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硅(Si)是信息技術(shù)的關(guān)鍵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純硅,如下圖的所示:
⑴圖中①、③發(fā)生了置換反應,請寫出過程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置換反應是初中化學一種基本反應類型,請完成一種表示置換反應的通式:
單質(zhì)(I)+化合物(I)=單質(zhì)(II)+_________。
根據(jù)已學知識填表:
單質(zhì)(I) | 單質(zhì)(II) | 相應的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舉一例) | |
A | 金屬 | 非金屬 | |
B | 金屬(I) | 金屬(I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一瓶室溫下長期密封放置的氯化鈉稀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接近瓶口的溶液較稀 B瓶底附近的溶液較濃
C瓶內(nèi)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 D瓶底會析出少量氯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某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為紫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顯紅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顯紅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顯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關(guān)于化石燃料的敘述錯誤的是
A.石油是一種化工產(chǎn)品 B.將石油分餾可得到多種產(chǎn)品
C.將煤隔絕空氣加熱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