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小鳳又在一本參考書上發(fā)現,鎂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做起了這個實驗(如圖),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發(fā)現鎂條劇烈燃
燒,發(fā)出白光,放熱,產生一種白色粉末和一種黑色粉末.
①根據這個現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這個實驗還引發(fā)了我們對過去某些知識的反思,從而有了新的發(fā)現.你認為新的發(fā)現是
 
(填序號):
A、在一定的條件下,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燒;
B、活潑金屬著火時不能用二氧化碳滅火;
C、燃燒不一定需要有氧氣.
考點:燃燒與燃燒的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1)根據實驗現象可知,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能生成氧化鎂和碳;
(2)二氧化碳在特殊條件下能夠支持燃燒.
解答:解:(1)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能生成氧化鎂和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O2
 點燃 
.
 
2MgO+C.
(2)通過該實驗可知,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也能支持某些物質燃燒,二氧化碳有時不能用來滅火,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等.
故選AB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體中的鈣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以羥基磷酸鈣晶體[化學式為:Ca10 (PO46 (OH)2]形式存在,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04.如圖是某種鈣片外包裝的部分文字.
(1)如按照規(guī)定用量服用,則每天從鈣中攝入的鈣的質量為
 
 g.
(2)求羥基磷酸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3)若服用的該能全部吸收轉化為羥基磷酸鈣晶體,則每天可制造羥基磷酸鈣的質量為多少?
品名:活性乳酸菌鈣片
規(guī)格1.5g×12片
用量每天4片
營養(yǎng)成分(每100g)
0.4g
活性乳酸菌4億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
(1)薄銅片紅磷
 
,原因是
 

(2)薄銅片白磷
 
,原因是
 

(3)水中白磷
 
,原因是
 

(4)用導氣管口對準水中的白磷通氣,觀察現象
 
.結論
 

(5)赤壁之戰(zhàn)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zhàn)船,熊熊燃燒的戰(zhàn)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曹軍的木船是
 
,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
 

(6)久未開啟的地窖在進去前必須做
 
 實驗,因為二氧化碳既不
 
 也不
 
燃燒,所以燃著的蠟燭會熄滅,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會對進入的人的生命構成威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檢測你自己所記憶的元素符號:根據所給的大寫字母或小寫字母,各寫出幾個含有對應字母元素符號(要求所寫的12個元素符號要各不相同)
A:
 
 
、
 
; C:
 
、
 
 
;
a:
 
、
 
、
 
;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蘇丹紅”是一種紅色的工業(yè)合成染色劑.衛(wèi)生部于去年4月6日發(fā)布蘇丹紅評估報告指出:經常攝入含較高劑量蘇丹紅的食品會增加致癌的危險性,在食品中應禁用.“蘇丹紅”化學式為C16H12N2O,回答下列問題:
(1)“蘇丹紅”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蘇丹紅”中各元素質量比為
 
;
(3)12.4g“蘇丹紅”中含氮元素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一根長玻璃導管(兩端均不封閉),固定在鐵架臺上,再取兩團棉花,一團蘸濃氨水,另一團蘸濃鹽酸,然后同時把這兩團棉花分別塞在玻璃導管的兩端(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在玻璃導管中部偏濃鹽酸的位置,開始產生白煙.該實驗重復幾次,均觀察到相似的現象.
(1)該實驗說明分子的性質是
 

(2)該實驗產生的白煙是一種
 
(填氣體或固體)
(3)濃鹽酸能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化學式:HCl),而濃氨水卻能揮發(fā)出氨氣(NH3),這兩種氣體一旦接觸,便化合產生氯化銨(化學式:NH4Cl).據此推斷上面實驗白煙的成分是
 
,氯化氫和氨氣兩種氣體混合一定發(fā)生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4)我們知道分子的運動速率跟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
 
;分子的運動速率除了跟溫度有關外,還跟什么因素有關?發(fā)掘(3)中隱含的信息和上面實驗開始白煙產生的位置,我們就自然地把“分子的質量”納入我們思維視野.于是我們可以猜想:分子的運動速率還跟
 
有關,
 
 
,分子運動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圖1裝置圖回答問題

(1)甲同學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共熱制備和收集氧氣,他應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他用裝置C來收集的原因是
 
,當看到導管口的
 
時他才開始收集氧氣.
(2)該同學用如圖2所示的方法進行氣密性檢查,如果裝置不漏氣,可以看到
 
,將手松開一段時間后(導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導管中會形成一段水柱.
(3)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稍大,所以還可以選用
 
(填序號)來收集氧氣,其驗滿的方法是
 

(4)老師提醒可以用F(萬能瓶)來收集氣體,則甲同學應將發(fā)生裝置的導管與F的導管
 
(選填a或b)相連接.
(5)乙同學稱取一定質量的KMnO4固體放入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250℃加熱制取O2.實驗結束時,這位同學發(fā)現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錳酸鉀(K2MnO4)分解放出O2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MnO2,在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MnO2的質量不變,則猜想
 
(選填Ⅰ或Ⅱ)錯誤;
第二組同學取K2MnO4在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
 

【拓展延伸】實驗發(fā)現,KClO3固體加熱制取O2的反應速率很慢,但如果將KMnO4固體與KClO3固體混合加熱,則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請說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應中是否作催化劑,為什么?
 

(6)丙同學選擇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來制氧氣,則他應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以下是他探究影響該反應速率因素的相關實驗數據.
實驗
序號
H2O2溶液濃度%H2O2溶液體積/mL溫度℃MnO2用量/g收集到的
氧氣體積/mL
反應所需的
時間/s
5120130.29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155210.76
通過以上實驗數據的分析,可知,過氧化氫分解制氧氣的化學反應速率與
 
、
 
、
 
等因素有關;發(fā)生裝置中的
 
(填儀器名稱)也可以幫助控制反應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探究小組對某處河水的酸堿性進行調查,測定了三處采樣點的pH,其數值如圖所示,回答:

(1)水是由
 
、
 
元素組成的;
(2)分析數據發(fā)現,采樣點丙的酸堿度因支流小溪水的匯入而變化較大,可推知支流小溪水呈
 
 (填“酸性”或“堿性”或“中性”);
(3)支流小溪水是硬水,可在水樣中滴加
 
來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純凈物的是
 

①純凈的空氣②五氧化二磷③冰水混合物④礦泉水⑤硫粉⑥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