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各組物的敘述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

冰和干冰.物質分類相同,化學性質不同

 

B.

純堿和燒堿.物質分類相同,化學性質相同

 

C.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組成元素相同,分子結構不同


考點:

水的性質和應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專題:

物質的分類;空氣與水;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

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冰和干冰的組成元素不同;純堿和燒堿的構成微粒不同;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構成不同,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A、“冰”是固態(tài)水,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組成元素不同,物質分類相同但化學性質不同,故A正確;

B、純堿和燒堿,組成元素不同,純堿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屬于鹽;燒堿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屬于堿,物質分類不相同,故B錯誤;

C、金剛石和石墨,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因而物理性質不同,故C正確;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分子結構不同,因而化學性質不同,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和構成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碳酸氫鈉在270℃左右就能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鈉受熱不分解.現(xiàn)有某工廠生產(chǎn)出的一批碳酸氫鈉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鈉,為了測定產(chǎn)品中碳酸氫鈉質量分數(shù),具體的檢驗步驟如下:

①取一只潔凈的坩堝,稱其質量為ag;再向其中加入樣品,稱得總質量為m1g;

②加熱該盛有樣品的坩堝;

③將坩堝充分冷卻,稱量坩堝和剩余固體的質量;

④多次重復步驟②和③至恒重,稱得坩堝和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m2g.

(1)寫出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2)用  (填儀器名稱)將加熱后的坩堝放到  中(填序號)冷卻.

(3)根據(jù)題意,用a、m1、m2的代數(shù)式表示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  

(4)步驟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為0.1g的托盤天平稱量,若本題中(m1﹣m2)的值超過0.6g,假設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90%,則至少需稱樣品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研究和控制化學反應條件有重要意義.

(1)同學們想探究雙氧水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了三次實驗,記錄各收集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

30%雙氧水的質量(g)

加入的水的體積(mL)

二氧化錳質量(g)

收集時間(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5

67

①取用二氧化錳的儀器是圖1中的B(選填編號).

②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③實驗3中,加入的二氧化錳質量為   g.

④相同條件下,實驗3產(chǎn)生氧氣的速率最快,說明  

(2)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雙氧水在70℃以上會較快分解產(chǎn)生氧氣.為了驗證加熱雙氧水也可以產(chǎn)生氧氣,同學們選擇圖2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產(chǎn)生氣泡,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沒有復燃,可能的原因是氧   ,同學分析原因后,采用了排水法收集氣體,再檢驗,證明加熱雙氧水也可產(chǎn)生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液化石油氣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質,是在加壓不高的條件即變成液態(tài)而便于儲存在鋼瓶中的,當打開鋼瓶閥門(減壓)時,又容易變成氣態(tài)的碳氫化合物。下列所給物質中,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編號

A

B

C

D

分子式

CH4

C2H5

C4H10

C6H14

沸點/℃

-164

-88

-0.5

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B.

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制氧氣,剩余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C.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溶液PH與加入水的質量關系

 

D.

相同質量的Mg、Fe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密切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水通電分解的示意圖,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b兩試管中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      

(2)圖2實驗中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      (填“屬于”或“不屬于”)空氣污染物;實驗結束后,用pH試紙測量集氣瓶中的液體,其pH      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圖3為甲、乙、丙三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g;此溫度甲物質的溶解度      乙物質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將t2℃時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A.蒸發(fā)溶劑   B.降低溫度   C.加溶質丙    D.升高溫度

③當?shù)荣|量甲的飽和溶液和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都是飽和溶液  B.溶液質量:甲=乙  C.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  D.溶劑質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學習化學以后,大家學會了從化學的視角觀察生活和分析問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胃酸過多的患者可以服用含Al(OH)3                            B.綠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C.“過濾”能夠將硬水轉化成軟水                     D.用甲醛溶液作肉類食品的保鮮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流程如圖。已知:①

反應條件已略去;②2Cu+2H2SO4+O2 △ 2CuSO4+2H2O。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物質B 是鋅                                  B.物質D 是稀鹽酸

C.溶液A 和固體C 中都含有銅、鋅兩種元素       D.過程Ⅱ、Ⅲ中的分離操作是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區(qū)別可飲用的蒸餾水與食鹽水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加入肥皂水       B.蒸發(fā)至干         C.測定導電性       D.嘗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