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關系密切。
(1)檢驗某天然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取樣,加入肥皂水,攪拌,泡沫少且有白色垢狀物,該天然水是_________。
(2)家庭中硬水轉(zhuǎn)化為軟水的方法__________。
(3)如圖1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圖。
在圖1電源左側(cè)的a是電源的______(填正或負)極。與b相連的試管里產(chǎn)生的氣體是______,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
(4)可用如圖2來表示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過程中出現(xiàn)的微粒示意圖。請按它們在化學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5)電解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年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下圖是教材中常見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是過濾裝置,請改正圖中一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
(2)B裝置是驗證物質(zhì)燃燒的條件的實驗。銅片上的白磷能燃燒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
(3)C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在該實驗中不斷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
(4)D裝置是某同學設計的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該實驗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中考一;瘜W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填寫下列空白:
(1)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試飛成功,標志著我國飛機制造技術又有了大的飛躍。飛機外殼用的主要材料是鋁合金,鋁合金屬于_____材料(填“合成”、“金屬”、“非金屬”)。
(2)純金屬鋁太軟,當在鋁中加入少量的鋰(Li)等金屬熔成合金,這樣既輕便,又能增強它的____和抗腐蝕性。
(3)鋁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空氣氧化,但氧化鋁能溶于酸。寫出氧化鋁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nèi)蒙古通遼市聯(lián)盟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實驗室有不純的氯酸鉀樣品12.5 g,把該樣品與少量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充分反應后,固體混合物質(zhì)量變化如下所示:
反應前固體總質(zhì)量 | 反應后固體總質(zhì)量 |
13.5g | 8.7 g |
(1)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 g;
(2)樣品中氯酸鉀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nèi)蒙古通遼市聯(lián)盟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都沒有改變
C.該反應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該圖示可以表示雙氧水產(chǎn)生氧氣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中考二;瘜W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小麗同學利用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測定所用的稀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1 | 2 | 3 | 4 | 5 | 6 | |
稀鹽酸(g)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生成氣體質(zhì)量(g) | 0.88 | 1.76 | 2.64 | 3.52 | 4.4 | 4.4 |
(1)第____________次稀鹽酸是過量的。
(2)求所用的稀鹽酸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會造成酸雨 B.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C.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氣體肥料 D.固體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張家界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nèi)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 10 | 3.5 | 10 | 6 |
反應后的質(zhì)量/g | 8.6 | 3.5 | x | 14.5 |
A.x的值為3.1
B.該反應中甲、丁的質(zhì)量變化比為14:85
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