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選用 套發(fā)生裝置,其文字表達式為
(2)若用裝置B排水收集氧氣,氣體從 (填“a”或“b”)導管通入瓶內;瓶底留少量水進行裝置C中的實驗,水的作用是
(3)對比裝置D和C,可以得出關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4)某同學連接A、E、F進行實驗,A中所加藥品不同,F中所加藥品相同.
①若實驗時E中蠟燭熄滅,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E中蠟燭熄滅,說明A中產生的氣體所具有的性質為
②若實驗時E中蠟燭燃燒更旺,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F中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 .
【考點】常用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綜合實驗題;化學學習中的實驗思想;分析比較法;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實驗室分解過氧化氫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據反應原理書寫文字表達式;
(2)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小,并結合鐵絲燃燒實驗的注意事項分析.
(3)根據題中信息得出關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4)①實驗時E中蠟燭熄滅,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②實驗時E中蠟燭燃燒更旺,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A裝置制取氧氣是利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據此書寫方程式;
③F中溶液變渾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
【解答】解:(1)實驗室分解過氧化氫屬于固液常溫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水+氧氣;
(2)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氣體從b通入,水從a排出;鐵絲燃燒時瓶底留少量水是防止生成的高溫熔化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3)C中紅熱的鐵絲能燃燒,D中常溫下的鐵絲不燃燒,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燒必須達到著火點;
(4)①實驗時E中蠟燭熄滅,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其反應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E中蠟燭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②實驗時E中蠟燭燃燒更旺,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
③由上面的分析可知,F中溶液變渾濁是二氧化碳與石灰水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為:
(1)A; 過氧化氫水+氧氣;
(2)b; 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
(3)溫度達到著火點;
(4)①CaCO3+2HCl═CaCl2+H2O+CO2↑;不燃燒,不能支持燃燒;
②2H2O22H2O+O2↑;
③CO2+Ca(OH)2═CaCO3↓+H2O.
【點評】此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所學信息分析實驗的能力、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掌握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物質燃燒的條件等知識,并能結合題意靈活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圖中回答問題
(1)水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圖中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是 ;
(3)酒精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
(4)圖中標號①所示物質的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CO2一段時間后,看到的現象是 ,原因(寫化學方程式) 3;將得到的溶液分成兩份:一份加熱看到的現象是 ,原因(寫化學方程式) ;另一份中加入一些活性炭,充分震蕩后,看到的現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A.物理性質 B.化學性質 C.物理變化 D.化學變化 序號填在橫線上
碳酸氫銨是一種白色固體 ,加熱碳酸氫銨時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 ;氨氣為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加熱時產生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鐵易生銹 ,帶火星的木條能在氧氣中燃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類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按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生鐵、生石灰、玻璃
B.液氧、干冰、冰水混合物
C.臭氧(O3)、五氧化二磷、加碘食鹽
D.汞、赤鐵礦、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確操作是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請?zhí)羁眨?/p>
(1)熄滅酒精燈火焰時應 ;
(2)讀取量筒內液體體積時視線應 ;
(3)用漏斗過濾時漏斗中液面不應 ;
(4)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