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為預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對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關NaClO的說法錯誤的是( 。
A.NaClO由三種元素組成
B.NaClO是一種鈉鹽
C.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D.NaClO中Na、Cl、O的原子個數比為1:1:1

分析 物質的化學式可以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該物質分子的構成,根據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學式NaClO,可判斷物質的組成及分子構成,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以判斷未知元素的化合價,根據物質的元素組成情況可以判斷物質的分類情況;根據物質分子的構成,可判斷分子中各原子的個數比.

解答 解:A.根據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學式NaClO,該物質由Na、Cl、O三種元素組成;故正確;
B.根據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學式NaClO,該物質由金屬鈉與酸根組成,屬于鹽;含鈉元素的鹽可稱為鈉鹽;故正確;
C.根據化合物中組成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設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1)+x+(-2)=0 x=+1;故不正確;
D.根據84消毒液主要成分的化學式NaClO,該物質Na、Cl、O的原子個數比為1:1:1;故正確;
故選C.

點評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物質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即分子構成中的原子個數比;但每個分子中的原子個數不能說成物質中的原子個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開學前某同學去實驗室打掃衛(wèi)生發(fā)現,放假前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幾位同學提出了自己的假設并展開了探究活動.
【猜想與假設】小松同學猜想:該溶液沒有變質;小雷同學猜想:該溶液已變質
【表達與交流】小雷同學猜想的理由是(1)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
【實驗驗證】小松同學為了驗正自己的猜想,取一定量試劑瓶中的液體于試管中,加入了少量的無色酚酞溶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于是認為自己的豬想正確.請對小松同學的結論做出評價(2)錯誤,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小雷同學驗證自己的猜想,取少量試劑瓶中的液體于試管中,加入了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溶液中有氣泡產生,證實了溶液己經變質的猜想,寫出有氣泡產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Na2CO3+2HCl=2NaCl+H2O+CO2↑.
【驗證與結論】小林同學和小文同學對已經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做了進一步探究,兩位同學為了節(jié)約藥品,將小松同學實驗后的紅色溶液平均分成兩份于兩只試管中,小林同學向其中一只試管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鈣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至剛好不再產生沉淀時,發(fā)現溶液仍為紅色,小林同學得出了該瓶溶液為部分變質的結論.請對小林同學的結論做出評價(4)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影響氫氧化鈉的檢驗.
【反思與結論】小文同學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過量的一種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且溶液由紅色變成了無色,準確證實了該瓶溶液已全部變質.請寫出一種符合小文同學所加溶液的溶質的化學式(5)BaCl2或CaCl2.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結論:在檢驗溶液中組成的實驗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是(6)反應現象明顯;排除雜質離子的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了分析固體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該固體粉末進行實驗,實驗方案設計如下:

(1)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OH和MgCl2,一定沒有CuSO4
(2)若現象X為“沉淀不溶解”或“沉淀部分溶解”,結論是固體粉末中一定有Na2SO4;若現象X為“沉淀全部溶解”,結論是固體粉末中一定沒有Na2SO4
(3)實驗步驟①和③都有相同的實驗操作,該操作名稱為過濾.
(4)寫出實驗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Mg(OH)2+2HNO3═Mg(NO32+2H2O.
(5)簡單修改上述實驗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實驗,修改的方法是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為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瘦肉精學名鹽酸克倫特羅,化學式為C12H19Cl3N2O,是飼料違禁添加劑.下列有關瘦肉精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瘦肉精屬于有機物
B.瘦肉精由37個原子構成
C.瘦肉精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77g
D.瘦肉精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將下列物質分別按混合物、純凈物進行分類.
①潔凈的空氣、②海水、③液氧、④氧氣、⑤二氧化碳、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氣體.
混合物①②⑦ 純凈物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根據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采用此裝置的原因是固液常溫型,不需要加熱,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在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E,采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且能溶于水.
②如裝置F所示,點燃兩支短蠟燭,然后沿燒杯內壁傾倒二氧化碳時,看到F中的實驗現象是蠟燭由下至上依次熄滅;證明CO2具有密度大于空氣,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的性質.
③某同學選用G裝置進行實驗,看到與上一步實驗F中完全相同的實驗現象,他由此得出與上一步實驗完全相同的結論.此結論(答“合理”或“不合理”)不合理.
④實驗室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H2S)氣體,硫化氫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根據以上知識推斷: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B,收集裝置為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關于此反應,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物質
反應前質量(g)130172
反應后質量(g)m39010
A.表中m為1gB.甲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反應中乙、丁的質量比為9:8D.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手段.下列有關實驗設計中,錯誤的是( 。
A.用溶解、過濾、蒸發(fā)的操作,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B.用Ba(OH)2溶液鑒別NH4Cl和Na2SO4兩種無色溶液
C.向久置空氣中的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D.用稀鹽酸驗證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雨.產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雨雪在形成和降落過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質,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
空氣中的SO2主要來自礦物燃料(如煤)的燃燒,氮氧化物(如NO、NO2)主要來自汽車尾氣.SO2形成酸雨主要是兩種途徑:一種是SO2在空氣中粉塵的催化下與O2反應生成SO3,SO3與水反應生成硫酸;另一種途徑是SO2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H2SO3再被O2氧化為硫酸.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NO不穩(wěn)定,在空氣中被氧化為NO2,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HNO3)和NO.
酸雨危害較大,如腐蝕建筑物和工業(yè)設備、破壞露天的文物古跡、破壞土壤成分等.減少酸雨主要是減少燃煤產生的SO2和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為減少燃煤產生的SO2,可向煤中加入適量的石灰石,發(fā)生的反應為:2CaCO3+O2+2SO2═2CaSO4+2CO2,從而將SO2除掉.為減少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可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化器,使尾氣中的CO和NO轉化為N2和CO2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空氣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氣體是SO2、NO2、NO.
(2)寫出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SO2+H2O=H2SO3
(3)列舉酸雨的危害.腐蝕建筑物,毀壞莊稼,使土壤酸化,使水體顯酸性等
(4)減少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燃煤在燃燒時加入適量石灰石.
(5)保護環(huán)境,減少酸雨,人人有責.作為公民,我們可采取的措施是出行時,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