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昆山市二模)下列圖象中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的是( �。�
分析:A、根據(jù)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時剩余的固體情況分析解答即可;
B、根據(jù)鹽酸能與氫氧化鈉以及碳酸鈉反應的情況分析解答;
C、根據(jù)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jù)越活潑的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速率越快,等質量的鎂與鋅分別與足量的等體積等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鎂的大于鋅的分析.
解答:解: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時剩余的固體是二氧化錳和錳酸鉀,因此反應結束后剩余固體不能為零,所以圖象反映實驗過程不正確;
B、鹽酸能與氫氧化鈉以及碳酸鈉反應時需要先消耗掉溶液中的氫氧化鈉,而后鹽酸與碳酸鈉反應才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直至反應結束,所以圖象反映實驗過程正確;
C、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之前溶液的pH值大于7,逐滴加入稀鹽酸,隨著中和反應的發(fā)生,溶液的pH值逐漸減小,恰好完全反應時pH值等于7,繼續(xù)滴加稀鹽酸,溶液的pH值又小于7,所以圖象反映實驗過程不正確;
D、鎂比鋅活潑,因此產生氫氣的速率鎂比鋅快,在坐標中鎂的斜線比鋅的斜線陡,等質量的鎂與鋅分別與足量的等體積等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鎂的大于鋅的,所以圖象反映實驗過程不正確;
故選B.
點評:查解答該題的關鍵是關注實驗的過程,在分析實驗過程的同時,加強讀圖能力的提升,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昆山市二模)下列關于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昆山市二模)下列有關操作及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昆山市二模)小靈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趣味實驗裝置,其氣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導管有“噴泉”產生,則A中加入的固體和液體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昆山市二模)下列物質通過一步反應不能實現(xiàn)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昆山市二模)如圖為R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