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40℃于,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20℃把,30 g甲物質加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浴液為飽和溶液

分析 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 解:A、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4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正確;
B、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確;
C、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C錯誤;
D、20℃把,甲物質的溶解度是25g,所以30g甲物質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浴液為飽和溶液,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承德某山區(qū)的泉水中因含有較多的CaCl2 和MgCl2,不符合食用及使用標準,為了使硬水軟化,該地區(qū)某初三學生設計出如下方案:
①在硬水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其目的是為了除去鎂離子,化學方程式為MgCl2+Ca(OH)2═Mg(OH)2↓+CaCl2,多一空.
②然后再繼續(xù)加入適量的純堿,以除去鈣離子,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③過濾出沉淀,再取水樣,加入適量的肥皂水,攪拌后產(chǎn)生大量的泡沫,證明硬水已被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概念間的關系符合圖3所示的關系是:(如:圖1可表示“M與N的并列關系”,圖2可表示“M屬于N的從屬關系”)(  )
 MYN
A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B懸濁液乳濁液溶液
C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化學反應
D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每年的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空氣的凈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氣體組中的各種氣體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氣
C.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D.氮氣     氧氣      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市場上有些食品裝在充滿氣體的塑料袋內,顯得鼓鼓的.經(jīng)詢問得知:這樣充氣的包裝,主要是為了使食品能較長時間保鮮、保質和不易壓碎.那么,這是什么氣體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氣.
(1)假設大明的猜想正確,請你用實驗方法證明.
驗證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現(xiàn)象結論
(2)假如你是商家,你對食品包裝袋中的氣體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說出三點)
①無毒;②不與食物反應;③廉價易得.
(3)事實證明在包裝袋中大多是氮氣,實際在空氣成分中可以做保護氣的還有二氧化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是實驗室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請回答:
(1)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內的現(xiàn)象是黑色粉末變紅色;盛放石灰水的試管內的現(xiàn)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2)盛放氧化銅的試管內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面是小麗同學用連線方式對某一主題知識進行歸納情況,其中有錯誤的是( 。
A.性質與用途氫氣燃燒產(chǎn)物為水--最理想的燃料
熟石灰呈堿性--改良酸性土壤
干冰易升華--作致冷劑
B.元素與人體健康人體缺氟--易生齲牙
人體缺鋅--影響人體發(fā)育
人體缺碘--甲狀腺腫大
C.生活常識取暖防中毒--煤爐上放一壺水
防菜刀生繡--噴水后懸掛起來
鑒別羊毛纖維--點燃嗅聞有燒毛發(fā)味
D.化學的“三”單質可分三類--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
農(nóng)作物肥料“三要素”--氮、磷、鉀
具有還原性的三種物質--H2、CO、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漂浮著一塊木塊(如圖)往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某中固體物質后,木塊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變大(假設這些過程中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則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  )
A.Na2CO3B.FeC.Ba(OH)2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碳酸鎂晶須(MgCO3•nH2O,n=1-5的整數(shù))廣泛應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產(chǎn)品等領域.為測定碳酸鎂晶須中n的值,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1的裝置并進行實驗(不考慮稀鹽酸揮發(fā))

【查閱資料】:碳酸鎂晶須受熱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
【實驗步驟】①組裝儀器,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準確稱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裝置中,連接儀器;③打開彈簧夾,鼓入一段時間空氣,稱量B、C、D、E、F裝置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chǎn)生為止;⑤打開彈簧夾,鼓入一段時間空氣;
⑥準確稱量B、C、D、E、F裝置的質量(如表);
BCDEF
反應前122.0g250.0g300.0g350.0g330.0g
反應后120.6g250.2g301.0g350.1g332.0g
⑦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完善實驗步驟:①查裝置的氣密性;⑤鼓入一段時間空氣;
(2)請計算碳酸鎂晶須中的n值.(要求有計算過程)
(3)A裝置中盛放的溶液是NaOH(濃)溶液;
【實驗反思】
(4)下列選項中,會造成實驗結果偏大的是①⑤;偏小的是②③⑥;
①反應結束后,沒有通空氣;②滴入稀鹽酸前,沒有通空氣;③沒有A裝置;              ④D裝置中NaOH溶液濃度過大;⑤稀鹽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沒有C裝置;
(5)為精確測定n的值,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稱取13.8g MgCO3•nH2O進行熱重分析,并繪制出如圖2所示的熱重曲線示意圖.則:
①0℃至t1℃時,剩余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為沒有達到該晶分解需要的溫度;
②t1℃至t2℃時MgCO3•nH2O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3H2O═MgCO3•H2O+2H2O;
③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m為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