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碳酸鎂晶須(MgCO3•nH2O,n=1-5的整數(shù))廣泛應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產(chǎn)品等領域.為測定碳酸鎂晶須中n的值,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1的裝置并進行實驗(不考慮稀鹽酸揮發(fā))

【查閱資料】:碳酸鎂晶須受熱分解,生成3種氧化物;
【實驗步驟】①組裝儀器,查裝置的氣密性;②準確稱取3.45g MgCO3•nH2O放在B裝置中,連接儀器;③打開彈簧夾,鼓入一段時間空氣,稱量B、C、D、E、F裝置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稀鹽酸至無氣泡產(chǎn)生為止;⑤打開彈簧夾,鼓入一段時間空氣;
⑥準確稱量B、C、D、E、F裝置的質量(如表);
BCDEF
反應前122.0g250.0g300.0g350.0g330.0g
反應后120.6g250.2g301.0g350.1g332.0g
⑦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完善實驗步驟:①查裝置的氣密性;⑤鼓入一段時間空氣;
(2)請計算碳酸鎂晶須中的n值.(要求有計算過程)
(3)A裝置中盛放的溶液是NaOH(濃)溶液;
【實驗反思】
(4)下列選項中,會造成實驗結果偏大的是①⑤;偏小的是②③⑥;
①反應結束后,沒有通空氣;②滴入稀鹽酸前,沒有通空氣;③沒有A裝置;              ④D裝置中NaOH溶液濃度過大;⑤稀鹽酸滴加速率太快;    ⑥沒有C裝置;
(5)為精確測定n的值,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稱取13.8g MgCO3•nH2O進行熱重分析,并繪制出如圖2所示的熱重曲線示意圖.則:
①0℃至t1℃時,剩余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為沒有達到該晶分解需要的溫度;
②t1℃至t2℃時MgCO3•nH2O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3H2O═MgCO3•H2O+2H2O;
③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m為4g.

分析 (1)根據(jù)實驗目的分析實驗步驟;
(2)根據(jù)二氧化碳與碳酸鎂晶體的質量關系進行分析;
(3)根據(jù)實驗目的分析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
(4)根據(jù)操作步驟引起的二氧化碳質量的變化分析對n值的影響;
(5)根據(jù)圖象分析晶體分解過程、以及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有氣體生成的裝置必須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通過碳酸鎂晶體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確定n的值,實驗前應將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凈,因此先將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氣鼓入裝置,要除去空氣中二氧化碳,可將空氣通過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然后關閉彈簧夾a,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稀鹽酸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為止,打開彈簧夾a,緩緩鼓入空氣,使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到C裝置中,C裝置增重的質量即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
(2)3次實驗C裝置平均增重:$\frac{1.1g+1.11g+1.09g}{3}$=1.1g,
MgCO3•nH2O~CO2
84+18n            44
3.45g              1.1g      
$\frac{84+18n}{3.45g}=\frac{44}{1.1g}$
解得:n=3;
(3)由上述分析可知A裝置內(nèi)盛的是氫氧化鈉溶液,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對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的干擾;
(4)①反應結束后,沒有通空氣,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沒有全部排到C裝置,使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引起結果偏大;
②滴入稀鹽酸前,沒有通空氣,使空氣中二氧化碳被C裝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引起結果偏小;
③沒有A裝置,使空氣中二氧化碳被C裝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引起結果偏。
④D裝置中NaOH溶液濃度過大,不會影響二氧化碳的質量,對結果沒有影響;
⑤稀鹽酸滴加速率太快,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沒有全部被C裝置吸收,使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引起結果偏大;
⑥沒有C裝置,水蒸氣會進入D裝置中,使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大,引起結果偏;
(5)①通過分析可知,t1℃至t2℃時,剩余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為:沒有達到該晶分解需要的溫度;
②由第(2)問計算可知該晶體的化學式為MgCO3•3H2O,由圖象可知該晶體分解過程先分解生成水,當結晶水全部失去后碳酸鎂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設t2℃時,剩余固體化學式為MgCO3•xH2O,則此時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MgCO3•3H2O$\frac{\underline{\;\;△\;\;}}{\;}$MgCO3•xH2O+(3-x)H2O
138                      84+x×18
13.8g                     10.2g
$\frac{138}{13.8g}=\frac{84+x×18}{10.2g}$
x=1
所以t1℃至t2℃時MgCO3•nH2O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MgCO3•3H2O$\frac{\underline{\;\;△\;\;}}{\;}$MgCO3•H2O+2H2O;
③根據(jù)分解過程可知最終分解過程是碳酸鎂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鎂和水,因此最終固體是氧化鎂,化學式為MgO,所以
MgCO3•3H2O----MgO
138                     40
13.8g                   4g
所以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m為4g.
故答案為:(1)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鼓入一段時間空氣;
(2)n=3;
(3)NaOH(濃)溶液;
(4)①⑤,②③⑥;
(5)①沒有達到該晶分解需要的溫度;
②MgCO3•3H2O═MgCO3•H2O+2H2O;
③4g.

點評 本題考查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測定物質組成,要注意保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同時要排除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40℃于,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20℃把,30 g甲物質加入 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浴液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N2約占78%
B.空氣是一種混合物
C.空氣中的氧氣具有助燃性,可以當燃料
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不活潑,用途廣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12號元素的元素名稱為鎂;  F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數(shù)是10.
(2)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的元素屬非金屬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O 與S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
(3)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A(填字母).
A.質子數(shù)不同   B.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C.中子數(shù)不同
(4)如圖為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該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5)分析上表中,原子序數(shù)從11-18的元素,你可總結出的一條規(guī)律是每一橫行元素從左向右排列可發(fā)現(xiàn)質子數(shù)在依次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研究性學習小組選擇“H2O2 生成O2 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課題進行探究,以下是他們探究的主要過程:
【假設】H2O2 生成O2的快慢與催化劑種類有關
【實驗方案】常溫下,各取同質量、同濃度的H2O2 溶液,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MnO2 和水泥塊,測量各生成一瓶(相同體積)O2所需的時間.
【進行實驗】如圖是他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圖,此實驗中B處收集氧氣的方法是排水法.
【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12
反應物5%H2O25%H2O2
催化劑1g水泥塊1gMnO2
時間165秒46秒
【結論】比較數(shù)據(jù)你得出的結論是相同條件下H2O2生成O2的快慢與催化劑的種類有關.
【反思】H2O2在常溫下分解緩慢,加入MnO2或水泥塊后反應明顯加快,若要證明MnO2和水泥塊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需要增加實驗來驗證MnO2和水泥塊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fā)生改變.
分解H2O2 生成O2 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請你幫助他們繼續(xù)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種影響H2O2 生成O2 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關假設和實驗方案)
【假設】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可能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
【實驗方案】同溫下取2份質量相等,質量分數(shù)不同的H2O2溶液,分別加入質量相等的同種催化劑,測量收集一試管氣體所需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關于催化劑有關問題的探究
(1)小麗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1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或總結
結論總結
實驗一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有氣泡產(chǎn)生,木條不復燃過氧化氫分解產(chǎn)生氧氣,但是慢.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沒有明顯現(xiàn)象二氧化錳加入水中不產(chǎn)生氧氣
實驗三向盛有5mL5%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帶火星的木條迅速復燃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①請你幫小麗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②在小麗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對比(或對照等).
③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比較MnO2在過氧化氫分解前后的質量.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 三”反應后試管內(nèi)的剩余物繼續(xù)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是:傾倒掉反應后的液體,向剩余的固體中重新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說明MnO2仍然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化學性質沒變).
(2)小紅繼續(xù)對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的實驗條件進行探究.下表是她進行實驗時采集的一組數(shù)據(jù):
用10mL雙氧水制取150mL氧氣所需的時間(秒)
序號雙氧水的濃度30%15%10%5%
1無催化劑、不加熱幾乎不反應幾乎不反應幾乎不反應幾乎不反應
2無催化劑、加熱360480540720
3二氧化錳催化劑、加熱102560120
請你分析回答:
①小紅在設計方案時,考慮了反應物的濃度、溫度、催化劑等因素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②通過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磻锏臐舛仍酱螅^氧化氫分解速率越快;
ⅱ.通過對比第2組和第3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二氧化錳催化劑可加快分解速率.
ⅲ.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已知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Al2O3 被稱為“鋁熱反應”.鎂和氧化銅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Mg+CuO$\frac{\underline{\;高溫\;}}{\;}$Cu+MgO.
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鎂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充分反應后對于固體剩余物進行了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固體剩余物是什么?
【猜想假設】假設①銅和氧化鎂;假設②銅、氧化鎂和氧化銅;假設③銅、氧化鎂和鎂.
【查閱資料一】大多數(shù)金屬氧化物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金屬氯化物和水(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發(fā)生改變).【實驗探究】請完成下列實驗.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固體剩余物于試管中,
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固體部分溶解,溶液為無色.假設①成立.
固體部分溶解,溶液為藍色.假設②成立.
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為無色.假設③成立.
【思考】是否任何一種金屬單質都能與另一種金屬氧化物反應?
【查閱資料二】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獲得以下幾組反應信息.
實驗組別IIIIIIIVV
藥  品AlFeAgAlCu
CuOCuOCuOFe2O3Fe2O3
相同條件下是否反應
【總結】根據(jù)上表對比分析得出:金屬單質與金屬氧化物能發(fā)生反應,需滿足的條件是金屬單質的活動性比金屬氧化物中所含金屬的活動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請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1)3個氮原子3N;           
(2)2個碳酸分子2H2CO3;
(3)氧化鎂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stackrel{+2}{Mg}$O;
(4)銨根離子NH4+;
(5)硫酸鐵Fe2(SO43;
(6)2個氫氧根離子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的變化中與其他變化有本質區(qū)別的是(  )
A.蠟燭燃燒B.酒精揮發(fā)C.食物變質D.鋼鐵生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