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對比實驗”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方法,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我們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如圖所示實驗都涉及到對比實驗.請結(jié)合具體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由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是達到著火點;實驗完畢,將燒杯中的熱水慢慢倒出,當白磷剛露出水面便劇烈燃燒起來,一是因為熱水的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二是因為與氧氣接觸.
(2)對于實驗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①中的鐵釘明顯銹蝕,由此得出: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氧氣 直接接觸.蒸餾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3)實驗C中燒杯①中盛放濃鹽酸,燒杯②中盛有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燒杯②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分析 (1)在實驗II中,由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需要達到物質(zhì)燃燒的最低溫度,而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燒,但是在露出空氣后就燃燒了,說明物質(zhì)燃燒需要氧氣;可以據(jù)此解答該題;
(2)根據(jù)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空氣直接接觸進行解答.
(3)根據(jù)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以及酸堿指示劑遇到酸堿變色情況進行解答.

解答 解:(1)在實驗II中,由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需要達到物質(zhì)燃燒的最低溫度,而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燒,但是在露出空氣后就燃燒了,說明物質(zhì)燃燒需要氧氣;
故答案為: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
(2)①試管中鐵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②中鐵只與水接觸,①②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氧氣;③中鐵只與干燥的氧氣接觸,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水,由此得出: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氧氣直接接觸.蒸餾水要事先煮沸,可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故填:水和氧氣;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2)燒杯①中液體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顯酸性,燒杯②中液體換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時,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的變化是紅色逐漸褪去變?yōu)闊o色.
故答案為:燒杯②中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點評 此題是一道綜合性的實驗設計題,解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燃燒的條件、鐵生銹的條件并進行知識的大膽遷移,只有這樣才能順利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不屬于酸的特征的是( 。
A.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B.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C.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D.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二氧化碳的驗滿
B.
傾倒液體
C.
檢驗氣密性
D.
聞氣體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請你根據(jù)圖1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1中編號儀器的名稱:a錐形瓶.
(2)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化合物制取氧氣,如果要想收集到乙瓶比較純凈的氧氣,收集裝置應選C,該方法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
(4)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的氣體,若選用F裝置收集氨氣,應將氨氣從d(選填“c”或“d”)端通入.
(5)同學們在課外活動中設計了如圖2實驗裝置,該裝置若用于制備氫氣,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藥品是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
A.用燃著的木條可以區(qū)分氮氣和氧氣
B.1個標準大氣壓下,利用普通鐵鍋能將水加熱到110℃
C.用放大鏡能引燃紙張
D.用灼燒的方法可以區(qū)分真絲和化纖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根據(jù)日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shù)據(jù)(步驟②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回答下列問題:

計算原混合物樣品中CaCl2的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有關(guān)反應的原理:
(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2)生活中用天然氣作燃料: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3)酒精完全燃燒的反應: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岳縣九年級初中適應性考試模擬(4)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與碘反應.人體缺乏維生素C可引發(fā)多種疾。逞芯啃詫W習小組對它研究如下:

(1)猜想:維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實驗方案:提供的試劑有維生素C片、蒸餾水、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氫氧化鈉溶液、pH試紙.(實驗儀器自選)

根據(jù)以上用品,請你幫助他們設計出兩種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內(nèi)容

實驗內(nèi)容

實驗現(xiàn)象

方案I

方案Ⅱ

(3)結(jié)論:維生素C具有酸性.根據(jù)維生素C的性質(zhì),判斷下列物質(zhì)中能與維生素C反應的是( )

(A)金屬鎂

(B)氯化鉀

(C)氫氧化鈉

(D)硫酸銅

(4)某同學聯(lián)想到西紅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則其放置時間的長短是否對維生素C的含量產(chǎn)生影響?他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Ⅰ.把新鮮西紅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紅柿分別搗碎,用紗布將汁液擠入兩個燒杯中.

Ⅱ.取兩支盛有2mL藍色的碘的淀粉溶液的試管,分別滴加上述兩種汁液,邊加邊振蕩,直到藍色剛好消失,記錄滴數(shù)如下:

汁液

新鮮西紅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紅柿的汁液

滴數(shù)

12

20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你認為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是________.

②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