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區(qū)分海水和蒸餾水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滴加硝酸銀溶液          B.加熱蒸發(fā)

C.滴加澄清石灰水                    D.滴加酚酞試液


選D。海水中的氯化鈉可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其中氯化鎂可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加熱蒸發(fā)海水可得到固體,故A、B、C都能達到區(qū)分海水和蒸餾水的目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太湖流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保存下來的歷史碑刻十分豐富。如圖用宣紙緊貼在碑刻上,用吸取墨汁后的拓包拍打宣紙,就能將碑刻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到宣紙上。這張拷貝了文字或圖案的宣紙就是拓片,它是記錄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墨汁是純凈物

B.墨汁中含有碳,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C.拓包對拓片的壓力和拓片對拓包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拓包拍打宣紙時會變扁是由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物質是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A物質經高溫分解后得到氧化物B和氣體C。B和水反應得到D物質。將C氣體通入D物質的澄清溶液中反應,又得到A物質。請你寫出A、D兩種物質的化學式,并計算出相對分子質量。

A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

D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都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化合物,其中A、D是鹽,E是酸。它們相互間在溶液中可發(fā)生如下反應:①C+EA+2F  ②2B+ED+2F   ③A+2BC↓+D

根據上述信息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F_____,E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導致了核泄漏的重大災難,引發(fā)了全球對能源開發(fā)利用的大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核能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潔、最主要的能源

B.大量開采化石燃料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C.大量電解水生產氫氣是開發(fā)氫能的唯一途徑

D.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的領海主權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國的固有領海,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

(1)南海不僅蘊含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guī)能源,還蘊藏著大量的可燃冰�?扇急�(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CH4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海某島采用風力發(fā)電提供的電能對海水進行了如圖所示的綜合利用。

①反滲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分離出淡水。

②將高鹽度濃縮海水進行______________可以分離得到粗鹽。

③用苦鹵制取金屬鎂的流程圖如下:

苦鹵氫氧化鎂氯化鎂

上述轉化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類型的步驟是________(填序號),步驟Ⅱ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t2℃時,把50g甲放入50g水中得到甲的飽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B.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乙>甲=丙

C.將t2℃時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至0℃,析出甲最多

D.將丙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可以采用降溫的方�?/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0℃時,向質量均為50 g的5份水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然后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鉀,則過濾除去)。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所得溶液的質量如下表( )

實驗編號

4

5

加入氯化鉀的質量/g

5

10

15

20

25

溶液的質量/g

55

60

65

67

67

A.在20℃時,實驗3所得的溶液為飽和溶液

B.在20℃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1<實驗2<實驗3<實驗4<實驗5

C.在20℃時,實驗1所得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蒸發(fā)溶劑的方法使其變?yōu)轱柡腿芤?/p>

D.在20℃時,實驗5所得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7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碳捕捉技術”是指通過一定的方法,將工業(yè)生產中產生的CO2分離出來進行儲存和利用。實際生產中,常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過程如下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

(1)捕捉室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分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分離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該生產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關該捕捉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捕捉到的CO2可制備其它化工產品,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B.“反應分離”中的反應要吸收大量熱   C.整個過程中,只有一種物質可循環(huán)利用                

D.能耗大是該捕捉技術的一大缺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