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生活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碳酸氫鈉可用于焙制糕點B.補鈣可以防止老年骨質疏松
C.甲醛水溶液浸泡食用水產(chǎn)品D.食用霉變食品不利于身體健康

分析 A、碳酸氫鈉本身受熱易分解,同時由于是碳酸氫鹽,遇到酸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B、根據(jù)鈣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癥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甲醛能破壞蛋白質的結構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霉變的食品中含有黃曲霉毒素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碳酸氫鈉能與發(fā)酵產(chǎn)生的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用于焙制糕點,使糕點疏松多孔,故選項說法正確.
B、鈣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齒中,使骨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補鈣可以防止老年骨質疏松,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甲醛有毒,能破壞人體蛋白質的結構,使蛋白質變質,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用水產(chǎn)品,故選項說法錯誤.
D、霉變的食品中含有有毒的黃曲霉毒素,食用霉變食品不利于身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 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是中考的熱點,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有毒物質(甲醛、黃曲霉素等)、常見鹽的用途等相關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與我們的生活、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以下是關于燃燒的三個實驗,請回答問題.

【實驗1】a、b、c三處物質中能夠燃燒的是a(填字母序號),其燃燒時伴隨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黃光,產(chǎn)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在做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的中和反應實驗中,突然發(fā)現(xiàn)未給燒杯中滴加指示劑.于是將實驗改為探究燒杯內的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燒杯內的溶液中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一致認為溶質一定有硫酸鈉,寫出生成硫酸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溶質除了硫酸鈉外,小敏同學認為還可能有氫氧化鈉,小麗同學認為還可能有硫酸.
【查閱資料】硫酸鈉溶液呈中性.
【設計與實驗】
(1)同學們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據(jù)此推斷小敏同學的猜想不成立,理由是酚酞溶液沒有變紅,溶液中沒有氫氧化鈉.
(2)小麗同學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她據(jù)此確定溶質還有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H2SO4=BaSO4↓+2HCl.
(3)小華同學提出質疑,因為溶液中的硫酸鈉與氯化鋇反應也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為了證明溶質是否還有硫酸,請你與同學們一起進行如表探究.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燒杯中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鋅粒
有氣泡產(chǎn)生溶質還有硫酸
【反思與評價】
(1)在探究化學反應后的剩余物質的成分是,除了考慮生成物,還要考慮反應物的用量.
(2)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現(xiàn)在世界上鋁的年產(chǎn)量已超過了銅,在化學反應中鋁原子一般易失電子(填“得”或“失”).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為+3價.鋁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裝置的分液漏斗和錐形瓶中所盛的藥品如表所示(不考慮針管內部的摩擦力):
編號分液漏斗錐形瓶
食鹽水鐵釘
H2O2水溶液二氧化錳固體
NaOH溶液FeSO4溶液
蒸餾水火堿固體
滴入分液漏斗中的液體,記錄注射器活塞的位置,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動的是(  )
A.①②B.只有①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煉鐵B.CO2過多排放可導致酸雨的產(chǎn)生
C.CO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D.CO2通入石蕊試液,溶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對某一主題知識歸納,正確的一組是
A.生活常識B.物質鑒別
硬水與軟水--觀察顏色區(qū)別
人體缺鈣元素--甲狀腺腫大
食鹽與亞硝酸鈉--品嘗味道
氮氣與二氧化碳--燃著的木條
C.安全常識D.“一定”與“不一定”
長時間堆放的柴草--要不時翻動
進入陌生的溶洞前--先做燈火實驗
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A.生活常識B.物質鑒別
C.安全常識D.“一定”與“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取少量砂糖分別進行下列實驗:①將砂糖放在研缽內研磨,砂糖變成粉末狀;②將砂糖放在鐵鍋中加熱,砂糖逐漸熔化成液體;③繼續(xù)加熱,砂糖逐漸變成黑色固體.
(1)請分析上述實驗中砂糖發(fā)生的變化,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①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③.
(2)若已知實驗②中的黑色物質是炭黑,說明砂糖的組成中含有碳元素.煤油燃燒時因生成炭黑而形成黑煙,說明煤油的組成中也含有碳元素.
(3)天然氣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受熱可生成氫氣和炭黑,你認為天然氣的組成中所含有的元素是氫元素和碳元素;
(4)木材、石蠟、砂糖和面粉燒焦或烤焦后得到的黑色物質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這些物質中均含有碳元素,一種物質可以通過化學變化變成其他物質,但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石蠟中一定有的元素是C、H(填元素符號),可能有的元素是O,僅用水不能變成油的原因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而油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曲線正確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