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與另一位科學家合作,測定了銦(In)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銦元素的核電荷數為49,相對原子質量為115,銦原子的質子數為( 。
A.49 B.115 C.66 D.164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粗略測定加熱2g高錳酸鉀所收集到的氧氣體積.
(1)裝置連接:為達到實驗目的,各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接口字母)a→ → →d
(2)實驗過程發(fā)現(xiàn)B瓶中的水變紅了,原因是 .
(3)用收集到的氧氣做細鐵絲燃燒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瓶底炸裂,發(fā)生失誤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霧霾是一種大氣污染現(xiàn)象,不屬于霧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樹綠化,美化環(huán)境
B.提倡綠色出行,發(fā)展公共交通
C.外出時佩戴防霧霾口罩
D.減少燃燒發(fā)電,增加太陽能發(fā)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苯(C6H6)是室內裝潢污染物之一,它的摩爾質量是 ,0.5mol 苯的質量是 克,0.5mol 苯含碳原子物質的量是 mol,含 個氫原子.苯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寫出苯完全燃燒時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Q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
X | Y | Z | Q | |
反應前的質量/g | 8 | 10 | 1 | 21 |
反應后的質量/g | 0 | 21 | 待測 | 9 |
已知X和Q兩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均為M,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反應后物質Z的質量為9g
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反應中物質Y與Q發(fā)生改變的質量之比為1:1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物質X與Q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銅綠[Cu2(OH)2CO3]在加熱時分解生成A、B、C三種常見的氧化物,已知B是氧化銅,F(xiàn)是一氧化碳.有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1)試通過分析推斷,確定下列物質:(寫化學式)
D. ,E. ,G. ,H. .
(2)寫出A→D+E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