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物質之間反應的劇烈程度與反應物的濃度有關;根據(jù)信息“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氣體”進行分析;
(2)NH3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氮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3)化學變化的實質為:反應物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被破壞,分解成原子,然后這些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結合微觀結構圖理解化學變化的過程是本題的一個難點.
解答 解:(1)硫分別在空氣里和氧氣里燃燒的現(xiàn)象不同,說明了可燃物燃燒時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氣體,因此為了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進行本實驗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也可用水吸收,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等;
(2)NH3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和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3)分析題中五個圖是準確解答本題的核心.
圖①所示為附在催化劑表面的原子,此圖應該是變化中分解成原子的一個過程;
圖②中形成了氨氣分子,應為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圖③表示出新分子與催化劑分離,應為變化過程的最后環(huán)節(jié);
圖④中分子仍然為原反應物的分子,和圖⑤相比較,可判斷是反應物與催化劑相結合的一個過程;
圖⑤中的分子仍為氮氣分子和氫氣分子,且反應物分子還沒接觸到催化劑,此圖應表示反應最初的過程.
故答案為:(1)可燃物燃燒時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在通風櫥中進行,也可用水吸收,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等;
(2)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3)⑤④①②③.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等,對基本概念進行理解應用時,把握概念的關鍵用語與題中提示信息進行比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甲物質屬于純凈物 | |
B. | 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中,甲、丙屬于氧化物 | |
C. | 該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原子種類均沒有改變 | |
D. | 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