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1594  131602  131608  131612  131618  131620  131624  131630  131632  131638  131644  131648  131650  131654  131660  131662  131668  131672  131674  131678  131680  131684  131686  131688  131689  131690  131692  131693  131694  131696  131698  131702  131704  131708  131710  131714  131720  131722  131728  131732  131734  131738  131744  131750  131752  131758  131762  131764  131770  131774  131780  131788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銅是人類最早利用的金屬之一.

(1)下列銅制品中,利用金屬導熱性的是
 
(填圖1字母序號).
(2)“濕法煉銅”的原理是硫酸銅溶液與鐵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2(反應條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 
  △  
.
 
2CuSO4+2H2O
①過程Ⅱ中分離操作的名稱是
 

②過程Ⅲ中有氣體產(chǎn)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在此過程中,加入物質(zhì)B過量的原因是
 

④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zhì)有
 
 (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閱讀下列短文:
①純凈的氮氣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
②一氧化氮不易溶于水.
③在放電條件下,氮氣跟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氣體.
④一氧化氮在常溫下跟空氣中氧氣化合,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
⑤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⑥生成的硝酸隨雨水灑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礦物質(zhì)互相作用,形成可溶性氮肥.
根據(jù)要求填寫下列空白:
(1)短文中描寫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的句子有
 
(填序號).
(2)序號③的反應屬于
 
反應(選填“化合”或“分解”).
(3)依據(jù)上述描述,實驗室制取一氧化氮氣體時采用
 
法收集.
(4)已知硝酸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分解反應時只生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氣,由此你確定硝酸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序號).
A.只有氫元素  B.只有氧元素  C.只有氫和氧兩種元素  D.氫,氧,氮三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石灰石廠實驗室用5.55g石灰石樣品高溫煅燒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分析,該實驗室進行了四次高溫中加熱,并冷卻后稱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雜質(zhì)不參加反應).
操作次數(shù) 1 2 3 4
剩余固體質(zhì)量(g) 4.25 3.95 3.35 3.35
計算:
(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2)求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3)求分析產(chǎn)品中生石灰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C和CuO兩種黑色固體組成的混合物共50g(CuO過量),將其隔絕空氣加強熱,使完全反應,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重39g.計算:
(1)反應生成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
(2)反應前,兩種反應物的質(zhì)量各為多少?(假設反應中不產(chǎn)生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通過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規(guī)律,請你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①、②、③的名稱:①
 
,②
 
,③
 
;
(2)A裝置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3)實驗室用
 
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
 

(4)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導管
 
(“a”或“b”)通入;
(5)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則實驗室制取并收集到比較干燥的甲烷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1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
(1)儀器①的名稱是
 

(2)若選用B裝置作為發(fā)生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選用D裝置收集氧氣,請簡述判斷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
 

(3)甲烷是一種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無水醋酸鈉固體和堿石灰固體共熱制取甲烷,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裝置序號).若選用F裝置用于排空氣法收集甲烷,甲烷應從
 
端(選填“a”或“b”,下同)通入;若選用F裝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裝滿水,甲烷應從
 
端通入.
③NO氣體難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氣,但易與氧氣反應生成NO2,則收集NO應選擇
 
裝置.
已知在相同溫度條件下,氣體物質(zhì)分子的速度與分子的質(zhì)量有關,分子的質(zhì)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小,如圖2所示容器A(是一種瓷筒,器壁能讓氣體分子通過)中充滿了空氣,當燒杯中充滿氫氣(氫分子是質(zhì)量很小的分子),并不斷的繼續(xù)通入氫氣時,導管B處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電解水時,若正極得到16g氧氣,則負極得到的氫氣的質(zhì)量是多少?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粗銅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鐵、鋅、和金,某活動小組想要測定其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稱取了10克的粗銅樣品,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后稱量其質(zhì)量為8克,再將所得濾渣在空氣中灼燒,冷卻到室溫后稱量其質(zhì)量為9.6克,根據(jù)測定數(shù)據(jù)及方程式推算粗銅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如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探究酸和堿化學性質(zhì)的實驗中使用的白色點滴板,實驗時它的優(yōu)點有
 
、
 
             請將實驗現(xiàn)象填入下表:
氫氧化鈉溶液 稀硫酸
加紫色石蕊溶液
 
 
(2)三氧化硫(SO3)與氫氧化鈉反應與上面的反應類似,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zhì)及變質(zhì)程度,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與他們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動.
【對氫氧化鈉固體猜想】
猜想Ⅰ:該氫氧化鈉固體沒有變質(zhì);
猜想Ⅱ:該氫氧化鈉固體部分變質(zhì);
猜想Ⅲ:
 

【實驗和推斷】
①小華同學取一定量該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入適量水配成2mL溶液,然后向其中投入0.2g的熟石灰粉末,振蕩,觀察到有白色不溶物,于是小華就得出猜想Ⅰ不成立的結論.小明認為小華的實驗不嚴密,其理由是
 

②經(jīng)過同學們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只要取一定量該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入適量水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兩種試劑就能驗證三種猜想.其實驗過程:
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溶液,靜置后,在上層清液中,滴加2~3滴
 
,觀察現(xiàn)象.
若經(jīng)過實驗證明猜想Ⅱ成立,則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Na2CO3含量的測定】同學們經(jīng)過實驗發(fā)現(xiàn)該氫氧化鈉固體已部分變質(zhì),該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該氫氧化鈉固體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該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取10.0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進行實驗.

【說明】①堿石灰是CaO與NaOH的固體混合物.
(2)操作步驟:
①連接好裝置,檢查氣密性;
②打開彈簧夾C,在A處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
③稱量G的質(zhì)量;
④關閉彈簧夾C,慢慢滴加濃鹽酸至過量,直至D中無氣泡冒出;
⑤打開彈簧夾C,再次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
⑥再次稱量G的質(zhì)量,得前后兩次質(zhì)量差為4.4g.
(3)問題探究:
①F中的試劑應為
 

②B裝置的作用是
 
,H裝置的作用是
 

(4)數(shù)據(jù)計算:該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5)反思與評價:
請你仔細分析此次實驗并結合所求出的該氫氧化鈉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對此次實驗進行評價
 
;如果此次實驗存在不足之處請你提出改進的方法
 
.(如果此次實驗不存在不足之處,此空格不要填寫)
【反思】久置的氫氧化鈉變質(zhì)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拓展應用】有一瓶因保存不當而部分變質(zhì)的氫氧化鈉固體,為測定其成分,稱取10g樣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質(zhì)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試求:10g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后生成氯化鈉的質(zhì)量是多少克?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