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由a點到c點溶液溫度下降
B. 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a2SO4和NaOH
C. 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
D. a點對應溶液中硫酸鈉的質(zhì)量大于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乙
B. 當t1℃< t<t2℃時,丙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甲溶液
C. 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從t1℃升溫至t3℃,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關系是甲=乙>丙
D. 將t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各恒溫蒸發(fā)10g水,析出固體質(zhì)量的關系是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實驗開始先通一會兒CO,再用酒精噴燈加熱
B. a處固體由黑色逐漸變?yōu)榧t棕色
C. 反應過程中可觀察到b處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D. CO有毒,通常在c處將其點燃或用氣囊收集以防止污染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裝置圖,有關此實驗的結(jié)論與分析錯誤的是
A. 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木炭來代替
B. 此實驗證明,反應后集氣瓶內(nèi)剩余的氣體,既難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 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D. 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裝置氣密性不好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過量的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應后的濾液,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測得滴入碳酸鈉溶液的質(zhì)量與產(chǎn)生沉淀質(zhì)量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認真讀圖并仔細分析,抽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完成下列計算:
(1) 原濾液中氯化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
(2) 所用碳酸鈉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然氣作為燃料已進入千家萬戶,天然氣屬于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它不完全燃燒會生成什么物質(zhì)呢?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展開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H2O,可能有CO2和CO。
【實驗探究】該小組同學將燃燒生成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如圖所示裝置,驗證猜想。
【現(xiàn)象與結(jié)論】
(1)觀察到A中__________,證明混合氣體中有CO2。
(2)C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觀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證明混合氣體中有C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
(4)小武認為:從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能推斷出混合氣體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___。為了得到更可靠的結(jié)論,同學們建議在B、C之間連接一個與A相同的裝置,則該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小文則提出: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此裝置有一個不足之處,你認為是_______。
【解釋與應用】
(6)日常生活中廚房里的燃氣不完全燃燒也會產(chǎn)生CO,人吸入較多CO會發(fā)生中毒,中毒的原理是CO與人體血液中_______結(jié)合使它失去輸氧功能,因此廚房里要注意經(jīng)常開窗通風透氣,防止發(fā)生中毒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分別是二氧化碳、氧化鐵、木炭、稀鹽酸和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某一種物質(zhì)。“”表示相鄰物質(zhì)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A物質(zhì)可以一步反應轉(zhuǎn)化為E。
(1)物質(zhì)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物質(zhì)D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2)B與C反應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初中化學中的一些常見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B實驗能得出燃燒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C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過程中,導致實驗結(jié)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寫一點)。
(4)通過D實驗對CO2氣體從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兩個方面得到結(jié)論:物理性質(zhì)___________(填一條即可),化學性質(zhì)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條即可)。
(5)E實驗濃硫酸的稀釋實驗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___________。
(6)F電解水實驗中,在水中加入硫酸鈉的作用是__________,X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B、C、D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__(填元素符號);
(2)由B元素和D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
(3)E粒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則X=__,離子的符號為__;
(4)F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種不同元素,以下判斷正確的是__。
A.原子序數(shù)Z>Y B.X和Y處于同一周期 C.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Y=Z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