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4311  34319  34325  34329  34335  34337  34341  34347  34349  34355  34361  34365  34367  34371  34377  34379  34385  34389  34391  34395  34397  34401  34403  34405  34406  34407  34409  34410  34411  34413  34415  34419  34421  34425  34427  34431  34437  34439  34445  34449  34451  34455  34461  34467  34469  34475  34479  34481  34487  34491  34497  34505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1?梧州)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發(fā)生裝置圖,請指出圖中的錯誤之處及可能產生后果.
(1)錯誤之處:
試管中沒有放置一團棉花
試管中沒有放置一團棉花
,可能產生的后果:
使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使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2)錯誤之處:
試管口向上傾斜
試管口向上傾斜
,可能產生的后果:
產生的水冷凝后回流到試管底部,會使熱的試管炸裂
產生的水冷凝后回流到試管底部,會使熱的試管炸裂
;
(3)錯誤之處:
試管口的導管伸進的太長
試管口的導管伸進的太長
,可能產生的后果:
導致氣體導出不順利,且容易使反應物的固體小顆粒進入導管
導致氣體導出不順利,且容易使反應物的固體小顆粒進入導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簡答下列問題:
(1)俗話說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是為什么?
(2)25L的石油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0.024L的鋼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瓶氣體,可能是氫氣、二氧化碳、氧氣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一瓶復燃,其余兩瓶沒有明顯現(xiàn)象;
②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進瓶內,一瓶的木條燃得更旺,另二瓶氣體都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
試根據上述實驗的現(xiàn)象推斷:三瓶氣體中,肯定沒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一定有
氧氣
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蠟燭中含有氫元素和碳元素,并填寫實驗報告.
(1)實驗原理:石蠟+氧氣
 點燃 
.
 
水+二氧化碳.
(2)實驗用品:
蠟燭、澄清石灰水、干燥小燒杯、火柴等
蠟燭、澄清石灰水、干燥小燒杯、火柴等

(3)實驗步驟與分析:
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點燃蠟燭,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方
點燃蠟燭,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燃燒的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有水珠.
證明含有氫元素
證明含有氫元素
把燒杯內壁沾上澄清的石灰水后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含有碳元素
證明含有碳元素
(4)結論:
蠟燭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蠟燭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淡黃色固體A,在空氣中點燃后發(fā)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無色氣體C,在B中點燃發(fā)出藍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氣味氣體C,試推斷:A
S
S
、B
O2
O2
、C
SO2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何利用物質的性質鑒別下列物質(寫出利用的具體性質)
(1)酒精和水
氣味
氣味
(2)廚房中的白糖和食鹽
味道
味道
(3)醬油和醋
氣味
氣味
(4)銅絲和鋁絲
顏色
顏色
(5)鐵塊和鋁塊(同體積的)
質量
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長頸漏斗中應放入的物質是
過氧化氫溶液
過氧化氫溶液
,錐形瓶中應放入的物質是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
(2)用該裝置制取氣體發(fā)現(xiàn)錐形瓶內液態(tài)中有氣泡,但收集不到氣體,試找出可能原因:①
裝置漏氣
裝置漏氣
;②
長頸漏斗末端沒浸到液面以下
長頸漏斗末端沒浸到液面以下
.(任寫兩條)
(3)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