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氣體交換的原理是( 。
A.滲透作用B.擴散作用C.主動運輸D.離子交換

分析 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來完成的.氣體的擴散作用是指氣體分子通過不規(guī)則運動、擴散運動而進入到其他物質(zhì)里的過程;擴散方向受物質(zhì)濃度的影響.即細胞內(nèi)外某物質(zhì)的濃度若不同時,則物質(zhì)會由高濃度擴散到低濃度的地方,若兩邊濃度相差越大,則物質(zhì)的擴散速率越快.

解答 解:氣體擴散是指某種氣體分子通過擴散運動而進入到其它氣體里;因為氣體分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比較激烈,所以擴散比較明顯.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來完成的,一種氣體總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滲透作用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許溶劑分子通過,不允許溶質(zhì)分子通過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劑分子從低濃度的溶液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溶液中的現(xiàn)象.消化作用是對營養(yǎng)物質(zhì)進行消化變?yōu)榭梢晕盏臓I養(yǎng)物質(zhì)作用,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呼吸作用是指組織細胞利用氧氣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氧氣的過程.因此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擴散作用.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氣體交換的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時,視野如圖,回答:
(1)同一視野中看到的血細胞中,數(shù)量最多的為[A]紅細胞.
(2)在視野中觀察到有細胞核的為[C]白細胞.
(3)攜帶氧氣的是[A]紅細胞.
(4)視野中還不易觀察到[B]血小板,原因是體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細菌對植物遺體有分解作用嗎?”某生物小組的同學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三種實驗方案,三種實驗的共同點是:將同種樹的落葉分成等量的甲乙兩組,并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潮濕.其他做法如表:
甲組乙組
方案1放在無菌條件下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方案2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滅菌后接種細菌放在無菌條件下
方案3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
(1)針對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作出假設細菌對植物遺體有(無)分解作用.
(2)三個方案中,方案2更能說明問題,這個方案的實驗變量是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實驗設計與探究:
小華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實驗中,分別進行了如下處理:
試管序號處 理 方 法現(xiàn) 象
來源饅頭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37℃溫水
2饅頭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攪拌、37℃溫水
3饅頭塊、2毫升唾液不攪拌、37℃溫水
(1)本實驗共有2組對照實驗.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時,1號和3號是對照實驗.
(2)將三支試管都放入37℃溫水中5-10分鐘后取出,滴加碘液,搖勻,不會變藍的是1號,這是因為饅頭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3)1號和2號試管都進行充分攪拌,這相當于口腔中舌的攪拌的作用.
(4)1號和2號試管對照,是為了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衡量心臟工作能力高低的標志是( 。
A.心率的快慢B.血壓的高低C.脈搏的快慢D.心輸出量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人的生活離不開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氧氣,同時還要排出體 內(nèi)產(chǎn)生的代謝廢物.如圖表示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 的物質(zhì)交換模式圖,“數(shù)字”代表人體的某些結構,“字母”代表人體內(nèi)某些物質(zhì),“→”代表物質(zhì)交換的 方向.請分析作答:
(1)楊光同學為患有高血壓的奶奶設計了含有“饅頭、小米稀飯、醬牛肉、咸魚”的午餐食譜,從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認為該食譜不合理之處為缺少蔬菜等(寫出一點即可).“饅頭”中的淀粉被徹底消化成[A]葡萄糖的場所是[1]小腸.
(2)進入[2]中的[C]通過氣體擴散作用,進入血液;在血管內(nèi),[C]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 合,由紅細胞運輸.
(3)[A]和[C]在[3]組織細胞內(nèi)進行氧化分解釋放出能量,同時產(chǎn)生[B],當肋間肌和膈 肌舒張時(選填“收縮”或“舒張”),胸廓縮。ㄟx填“擴大”或“縮小”)[B]由[2]排出體外,完成呼氣動作(選填“吸氣”或“呼氣”).
(4)在循環(huán)路線中,血液流動的方向是一定的,原因是心房與心室之間有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
(5)E 處是人體將尿液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經(jīng)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形成的.
(6)若[E]中出現(xiàn)了[A]物質(zhì),此人經(jīng)血液檢驗血糖并不高,則說明腎單位中的腎小管出 現(xiàn)病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使用農(nóng)藥,則數(shù)量最多的生 物和農(nóng)藥積累最多的生物分別是( 。
A.草、蛇B.食草昆蟲、蛇C.草、食蟲鳥D.鼠、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已知的動物種類大約有150多萬種,根據(jù)它們的體內(nèi)有沒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可以分為無脊椎和脊椎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6.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為了便于觀察,可以閉上一只眼,用另一只眼觀察.×.(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