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4.越是古老的地層發(fā)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越是晚期地層發(fā)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

分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當中,經過漫長的年代,經過復雜的變化慢慢形成的.

解答 解:化石在地層中的出現是有一定順序的,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種類越少,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種類越多,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這種現象說明了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另外,科學家還發(fā)現在最古老的地層中是沒有化石的,說明地球上最初是沒有生命的.
故答案為:簡單(低等);復雜(高等)

點評 關鍵點: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越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果要保存種子,不讓其萌發(fā),一般而言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降低溫度B.避免光照C.隔絕空氣D.保持環(huán)境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2010年5月20日,美國一個研究小組在《科學》雜志上報告,他們成功研制出了一種人造生命,被項目負責人起名為“辛西婭”(意為“人造兒”).這種“人造生命”的研制方法為:用小分子有機物人工合成單細胞生物A的DNA,然后將其植入內部被掏空的單細胞生物B的體內,使之“起死回生”并開始繁殖.根據上述資料分析,該實驗成功的標志是“辛西婭”具有了生命能夠進行繁殖這一項特征;從遺傳的角度看,“辛西婭”的后代應該與上述單細胞生物中的A更為相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體溫都是恒定的,都是恒溫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過于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關系的圖解中,正確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動物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
A.黑猩猩B.C.青蛙D.老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將左右兩邊信息進行搭配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剝掉夾竹桃枝條中段下半部的半圈樹皮,將其埋在土壤里.這樣的做法叫做( 。
A.扦插B.嫁接C.壓條D.播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某綠色開花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理變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與銀杏相比,該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現象是開花結果.
(2)圖乙中的氣孔是由圖中的[②]保衛(wèi)細胞圍成.圖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區(qū)由于受降水量影響而導致葉片上氣孔數量的差異,則B地區(qū)的降水量最大.
(3)一朵花授粉前,對其進行套袋處理,該花依然能結出一個成熟的果實,則該植物花的類型和傳粉方式分別為兩性花和自花傳粉.若該植物的一個果實內含有多粒種子,說明它的每個子房內有多枚胚珠.
(4)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為細胞核大,無液泡,這些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先要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
(5)對比發(fā)現,學校實驗田中該植物的產量總是比鄰近地塊的產量低.為尋找原因,同學們將肥力均勻的實驗田分成面積相等的四塊后進行種植實驗.結果如表:
地塊
施肥情況含磷無機鹽含氮無機鹽含鉀無機鹽不施肥
植物的收獲量(千克)68.1148.8347.7245.22
設計種植實驗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是施肥的種類影響植物的收獲量嗎?,你判斷該實驗的實驗結論應為含磷生物無機鹽的化肥能是掌握收獲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