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酵母菌發(fā)酵受溫度影響嗎?將甲、乙兩瓶各裝入3克干酵母、10毫升葡萄糖、100毫升不同溫度的水,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甲、乙瓶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溫度
B.將葡萄糖替換成蛋白質也可以獲得同樣效果
C.該實驗需要在密封的條件下進行
D.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下發(fā)酵效果更佳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蠅是一種嚴重危害果樹的昆蟲,分布范圍廣泛。其危害果樹的方式是成蟲交配后在果實內產卵,幼蟲以果肉為食,致使果實腐爛。研究人員對實蠅進行了研究。
(1)實蠅屬于_____動物門昆蟲綱, 發(fā)育過程如圖1所示,其中a為_____期,實蠅的發(fā)育類型屬于_____發(fā)育。
(2)“實蠅成蟲偏好哪種果實?”研究人員選擇了香蕉、臍橙等果實,分別稱取20g果肉放入裝置中。選取人工飼料飼喂到羽化的成蟲40只(雌雄比為1:1),置于裝置中,觀察并統(tǒng)計雌蠅的產卵量,得到如圖2所示結果。實驗結果表明,實蠅在_____上產卵量最大,說明實蠅更偏好這類果實。從行為獲得途徑看,這種選擇行為由實蠅的遺傳物質控制,屬于_____行為。
(3)為進一步研究實蠅成蟲對果實的偏好是否可以被人為影響,研究人員將實蠅幼蟲分為三組,分別利用香蕉、臍橙、蘋果飼養(yǎng)至其羽化為成蟲。然后,每組挑取在同一天羽化、個體大小一致的成蟲40只(雌雄比為1:1),放入裝有香蕉、臍橙、蘋果的裝置內,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雌蠅的產卵量。實驗結果見下表。
香蕉 | 臍橙 | 蘋果 | |
香蕉 | 314 | 310 | 180 |
臍橙 | 209 | 327 | 243 |
蘋果 | 28 | 48 | 127 |
實驗結果顯示,幼蟲經臍橙飼養(yǎng)后,成蟲在_____上的產卵量最高。成蟲在蘋果上產卵量最高的組是幼蟲期間飼喂_____的。上述實驗結果說明_____,實蠅成蟲對幼蟲期的經歷具有明顯記憶能力,這屬于_____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在平原地區(qū)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會出現(xiàn)“高原反應”,與此相關的環(huán)境因素是( 。
A.溫度
B.氧氣
C.水
D.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觸電、溺水、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一旦發(fā)生心搏驟停,必須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請回答:(橫線上填寫文字,方括號內填寫編號)
(1)由于急救技術專業(yè)性較強,當發(fā)生意外時首先應該撥打_____急救電話,然后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實施現(xiàn)場急救。
(2)圖1的操作是為了_____,這是現(xiàn)場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
(3)圖2是觸摸頸動脈_____的情況,判斷有無_____.
(4)圖5中胸外按壓的正確部位是[_____]
(5)圖6是胸外按壓的正確姿勢,按壓是要注意雙臂_____,如發(fā)現(xiàn)患者無呼吸,可通過上圖中的[_____]所示方法進行搶救.
(6)心肺復蘇的順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利用野生水稻經過多次雜交培育出新品種,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調查法
C.分類法
D.實驗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螞蟻是否喜歡甜食”的實驗設計。
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cm)、一只螞蟻、一杯濃糖水、一杯清水、一個放大鏡、兩支滴管。
實驗步驟:①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一只螞蟻放在兩滴水之間的中點。
②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覓食行為。請根據(jù)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假設是_____。
(2)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
(3)對實驗結果的預測和
預測①: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處不動或不定向爬動,則說明_____。
預測②:若實驗結果是螞蟻爬向濃糖水一端取食,則說明_____。
(4)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主要是_____。
(5)螞蟻這種實驗動物的體表具有堅韌的_____,它有保護和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的作用。螞蟻群體中有明確的分工,這說明螞蟻是具有_____行為的動物,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食物,會向其它螞蟻發(fā)出信息,這種現(xiàn)象叫做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