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使用顯微鏡時,首先要對光,要轉(zhuǎn)動反光鏡直到從目鏡中可以看到一個白色的視野時,即表明已對好了光.×(判斷對錯)

分析 對光時有四轉(zhuǎn):一轉(zhuǎn)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二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三轉(zhuǎn)動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四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zhuǎn)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一個白亮的視野.

解答 解:對光時,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直到看見白亮的視野,說明對光完成.是“白亮”而不是“白色”.
故答案為:×

點評 明確顯微鏡的對光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食鹽中加碘是為了預防(  )
A.壞血病B.糖尿病C.侏儒癥D.地方性甲狀腺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顯微鏡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示例[④]鏡筒 )
(1)對光時,要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再轉(zhuǎn)動遮光器選擇一個合適的光圈正對通光孔,用左眼注視目鏡內(nèi),并轉(zhuǎn)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一明亮的視野.
(2)如果在視野中已經(jīng)找到觀察物,為使物像更清晰些,應調(diào)節(jié)顯微鏡的細準焦螺旋.如果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而是在視野的右上方,應該把玻片向右上方  移動,使物像位于視野中央.
(3)對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④]目鏡 和[②]物鏡
(4)顯微鏡對光時,如果所看到的視野較暗,可選用大光圈和凹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人體必需從外界獲取的營養(yǎng)有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guān)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說法正確( 。
A.小孩見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哭屬于非條件反射
B.當你白天從電影院看完電影出來時,你的感覺和瞳孔變化是室外很亮,瞳孔放大
C.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jīng)結(jié)構(gòu),人體的傳出神經(jīng)受損,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動不能進行,神經(jīng)沖動就不能由傳出神經(jīng)傳到效應器,效應器就無法做出反應,即反射活動不能進行,但是神經(jīng)沖動仍然可以通過脊髓傳到大腦的感覺中樞,產(chǎn)生感覺
D.臨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沒有其他生命體征的病人.該類患者腦部一般沒有受到損傷的部位是小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傳說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行軍至烏江,天色已晚,只見岸邊沙灘上有幾個螞蟻圍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項羽心想:這是天意,遂大喊一聲:“天絕我也!”即拔劍自刎.原來是劉邦手下的軍師用蜜糖寫的幾個大字,招來了許多螞蟻,項羽不知是計,中計身亡.
(1)螞蟻能夠按照人的設計圍成幾個大字,這與螞蟻食性有關(guān),從上文可知螞蟻的食性是蜜糖.
(2)螞蟻之間靠氣味傳遞信息,但當一只偵察蟻發(fā)現(xiàn)食物時也會向其它伙伴做出什么動作?用觸角碰撞其它螞蟻.
(3)若把一只工蟻的觸角剪去,它還能去搬運食物嗎?不能為什么?因為將螞蟻的觸角剪去,它無法與其它螞蟻進行信息交流..
(4)一窩螞蟻由不同的成員組成,螞蟻是具有明顯的社會行為特征的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影響草原上野兔生活和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有( 。
A.植物、動物和陽光、溫度B.非生物因素和植物
C.植物、動物和非生物D.生物因素和水、陽光、溫度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從生物圈的角度來看,蜻蜓生活的空間是( 。
A.大氣圈B.大氣圈和水圈
C.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D.大氣圈和巖石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水螅和豬帶絳蟲都為腔腸動物.×(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