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以下是實驗證明細菌對落葉有分解作用的步驟,錯誤的是( 。
A.取兩種樹的落葉,各為一組
B.兩組樹葉都進行滅菌
C.一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一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D.實驗過程中始終保持落葉潮濕

分析 對照實驗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一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的變量.

解答 解:A、甲、乙兩組以細菌為變量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細菌對植物落葉的分解作用.為保證變量唯一,應選擇同種樹葉,A錯誤;
B、兩組樹葉都進行滅菌,防止雜菌的干擾,B正確;
C、一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一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形成以細菌為變量的對照實驗,C正確;
D、實驗過程中始終保持落葉潮濕,因為細菌的繁殖需要水分,D正確.
故選:A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科學探究的步驟,遵循對照實驗的基本原則,認真分析,逐一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科學家們將男人、女人體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進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圖.請分析回答:

(1)染色體是蛋白質(zhì)和DNA兩種物質(zhì)組成的.
(2)根據(jù)染色體組成可以判斷,甲為女(填“男”或“女”)性的染色體組成.
(3)乙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組成為22條+X或22條+Y.
(4)若甲、乙是一對夫婦,乙的Y染色體上帶有致病基因,夫婦倆生有一個女兒,請你推測女孩患病的可能性約為0.
(5)甲、乙眼瞼性狀均表現(xiàn)為雙眼皮,卻生了一個單眼皮女孩.若他們再生一個單眼皮的孩子可能性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為細胞結(jié)構(gòu)模式圖,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的能量轉(zhuǎn)換器是完全一樣的
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特有的結(jié)構(gòu)是①⑥
C.呼吸作用的場所是③
D.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的結(jié)構(gòu)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第1小題~第4小題.
人類的能卷舌是由顯性基困決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是由隱性基因決定,用r表示,現(xiàn)在有一對夫婦,父親能卷(Rr),母親不能卷舌(rr).試根據(jù)遺傳過程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⑤⑥中填的分別是r、Rr、rr.
(2)子代④⑤⑥⑦的性狀依此是卷舌、卷舌、不卷舌、不卷舌.
(3)父母再生一個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50%,表現(xiàn)為不卷舌的概率是1/2.
(4)若某家庭中父親卷舌(RR),母親不卷舌(rr).則他們所生的子女基因型是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各項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細菌B.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清掃異物
C.接種卡介苗預防結(jié)核病D.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將一帶葉的新鮮枝條插入盛有清水的錐形瓶中,并把瓶口密封,用一個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扎緊袋口,放到光下照射.不久塑料袋壁上出現(xiàn)了一些水珠,這些水珠來源于植物的(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騰作用D.以上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柱頭、花柱和子房組成了( 。
A.雌蕊B.雄蕊C.花被D.花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豌豆是人們廣泛種植的農(nóng)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性狀遺傳的常用實驗材料.用圓粒豌豆與皺粒豌豆雜交,子一代都是圓粒;子一代種下去后自花傳粉,收獲的子二代有圓粒和皺粒兩種,數(shù)量統(tǒng)計結(jié)果如圖

(1)已知豌豆的體細胞內(nèi)有7對染色體,則皺粒豌豆花粉中精子的染色體數(shù)目7條.
(2)在豌豆的圓粒與皺粒這一對相對性狀中,圓粒  是顯性性狀,子二代中出現(xiàn)了圓粒和皺粒兩種性狀,這種現(xiàn)象在生物學上稱為變異.若用B表示顯性基因,b表示隱 性基因,子二代中圓粒個體的基因組成是BB或Bb,皺粒個體的基因組成是bb.
(3)根據(jù)子一代的示意圖,可以判斷豌豆是被子植物;一個豆莢中有多粒豆的這種繁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一次春游活動中,小明的手指被蜜蜂蜇了一下,手立即不由自主的縮回.
(1)小明手指被蜇后的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
(2)完成縮手反射活動的結(jié)構(gòu)(圖3是它的結(jié)構(gòu)模式圖)是反射,請用序號、名稱和箭頭寫出反射活動中神經(jīng)沖動傳導的過程:⑤→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