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近年來,人類活動對生物圈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劣,水域環(huán)境遭到破壞,導致兩棲類動物的種類、數量日趨減少.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條件下設計了一個“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影響”的探究實驗.
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農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觀察.
①他們作出的實驗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向3個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編號甲、乙、丙;在甲、乙兩個魚缸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農藥、洗滌劑.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別放入上述魚缸中,在相同適宜的環(huán)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問題.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為卵生,青蛙的發(fā)育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發(fā)育過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等階段.
(2)該實驗方案中對照組的編號是丙.
(3)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被孵化的蛙卵數量.
(4)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丙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

分析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 解:(1)青蛙經過抱對后,雌雄蛙分別卵細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發(fā)育過程經過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幾個階段,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及生活習性上差別大,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
(2)將3個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水,并在甲、乙號魚缸中加入化肥和洗滌劑,因此丙號是對照組.
(3)實驗結果是丙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
故答案為:(1)卵生  變態(tài)  蝌蚪
(2)丙
(4)丙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甲、乙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丙號魚缸)

點評 通過實驗得知: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會受到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青蛙的生殖發(fā)育特點是( 。
A.體外受精,變態(tài)發(fā)育B.體內受精,體內發(fā)育
C.體外受精,體內發(fā)育D.體內受精,體外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動物形態(tài)結構特點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蜥蜴的體表有角質的鱗片,可以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fā)
B.魚鰓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有利于魚在水中呼吸
C.家鴿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氣囊中各進行一次氣體交換
D.兔的牙齒有分化,提高了攝取食物和對食物的消化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A、B、C、D、E是常見的五種動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E適應飛行生活的外形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前肢變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
(2)B的身體覆蓋有外骨骼,由于它不能隨著B的生長而生長,所以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蛻皮現象.
(3)根據體溫是否恒定,可以將上述動物分為ABD和CE兩類.
(4)A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是從爬行動物開始的,它們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其代表動物中為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動物的是揚子鱷.動物C通過胎生、哺乳的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因而它的產仔率會不高.
(5)A可以通過皮膚輔助呼吸是因為其皮膚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請寫出一種與A同綱,且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名稱:大鯢.
(6)科學家通過對始祖鳥化石進行研究,推斷出E類動物可能是由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較法.
(7)請將上述動物由高等到低等進行排序B→D→A→E和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有關分類單位的特征解釋中,正確的是( 。
A.分類單位越大,所包含的種類越少
B.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D.同一分類單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醫(yī)生讓肺結核的病人住進傳染病醫(yī)院治療主要是為了( 。
A.控制傳染源
B.保護易感者
C.切斷傳播經
D.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映及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根據農業(yè)部統計,自2005年初至2006年3月,我國共發(fā)生35起禽流感疫情.已知該病的病原體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科學家已經研制出疫苗.疫苗在廣泛應用之前必須進行動物實驗:將未感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的小雞分為A、B兩組,實驗過程和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1)引起禽流感的病原體是H5N1型禽流感病毒,從免疫學角度說,它是抗原
(2)A組小雞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雞體內的淋巴細胞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其作用是消滅H5N1型禽流感病毒;這屬于特異性 免疫.
(3)在圖示的動物實驗中,設置B組小雞的作用是對照試驗;
(4)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區(qū)周圍3km2以內的家禽必須全部捕殺.這種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的哪種措施?切斷傳播途徑.
(5)禽流感的流行需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生物中,細胞核不成形的是( 。
A.病毒B.細菌C.桃花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
①蚯蚓走迷宮 ②母猴哺育小猴           ③大山雀偷飲牛奶
④蜜蜂筑巢    ⑤烏鴉不再害怕稻草人  ⑥幼崽饑餓時發(fā)出叫喚聲.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