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生物生命特征的表現(xiàn)?( )
A.蜻蜓點水
B.種子萌發(fā)
C.森林著火
D.人的呼吸
【答案】C
【解析】A、蜻蜓點水是蜻蜓在產(chǎn)卵,屬于生物的特征,A不符合題意;
B、種子萌發(fā)屬于植物的繁殖,屬于生物的特征,B不符合題意;
C、森林著火屬于自然現(xiàn)象不屬于生物的特征,C符合題意;
D、人的呼吸屬于生物的特征,D不符合題意。
所以答案是:C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關(guān)知識點,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yīng)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gòu)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脊椎動物的學習行為比無脊椎動物更復雜、高等,這有利于( 。
A.獲取食物
B.逃避敵害
C.尋找配偶
D.適應(yīng)復雜的生活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把同一品種的水仙花引種到別處栽培,由花多味香變成花少味淡;但再引種回原處后,又是花多味香。此過程說明了水仙花的這些性狀( )
A.會遺傳但不會變異
B.不會遺傳也不會變異
C.是由基因改變引起的可遺傳的變異
D.是由環(huán)境變化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肉湯變質(zhì)的原因”,小伍同學做了如下的實驗。將甲、乙、丙三套裝置分別連接好,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肉湯沸騰15分鐘,然后將甲、乙裝置放在室溫為25℃的環(huán)境中,丙裝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裝置中的肉湯變質(zhì)了,乙、丙裝置中的肉湯未變質(zhì)。請據(jù)此
(1)將裝置中的肉湯煮沸的目的是_____。
(2)乙裝置中的肉湯未變質(zhì)的原因是_____。
A.室溫保持在25℃ B.彎管阻擋了細菌進入肉湯中
C.選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沒有空氣進入乙試管內(nèi)
(3)這個實驗說明了肉湯變質(zhì)的原因是_____。
(4)甲、丙組對照實驗中控制的變量是_____。
(5)丙裝置中的肉湯仍未變質(zhì)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食肉目部分動物的分類圖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種是分類的最基本單位
B. 貓與虎的共同特征最多
C. 虎和豹的共同點比虎和貓的共同點多
D. 貓與豹的親緣關(guān)系比貓與狗的親緣關(guān)系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線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能夠體現(xiàn)出營養(yǎng)物質(zhì)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X曲線所代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該物質(zhì)最終被分解為___________。表示蛋白質(zhì)的消化是___________曲線。
(2)圖中的C部位在消化道對應(yīng)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在該器官內(nèi)開始被消化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A瓶、B瓶內(nèi)都裝有肉湯,甲圖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zhì):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乙圖)數(shù)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zhì)。
(1)甲圖中肉湯仍保鮮的是_____瓶,而將其瓶頸打斷后,變質(zhì)的原因是空氣中的_____進入瓶內(nèi)。
(2)A和B這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
A.瓶子的大小
B.細菌的有無
C.肉湯的多少
D.溫度的高低
(3)巴斯德這個實驗向世人證實了_____。
A.細菌是自然發(fā)生的
B.細菌不是自然發(fā)生的
C.巴斯德消滅了全世界的細菌
D.巴斯飾消滅了牛奶中的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