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伊春)如圖,大樓AB的高為16m,遠處有一塔CD,小李在樓底A處測得塔頂D處的仰角為60°,在樓頂B處測得塔頂D處的仰角為45°,其中A、C兩點分別位于B、D兩點正下方,且A、C兩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求塔CD的高.

【答案】分析:首先分析圖形,根據(jù)題意構造直角三角形.本題涉及兩個直角三角形,即Rt△BED和Rt△DAC,利用已知角的正切分別計算,可得到一個關于AC的方程,從而求出DC.
解答:解:作BE⊥CD于E.
可得Rt△BED和矩形ACEB.
則有CE=AB=16,AC=BE.
在Rt△BED中,∠DBE=45°,DE=BE=AC.
在Rt△DAC中,∠DAC=60°,DC=ACtan60°=AC.
∵16+DE=DC,
∴16+AC=AC,
解得:AC=8+8=DE.
所以塔CD的高度為(8+24)米.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借助仰角關系構造直角三角形,并結合圖形利用三角函數(shù)解直角三角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四邊形》(07)(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4,0)、(0,8),點C是線段OB上一動點,點E在x軸正半軸上,四邊形OEDC是矩形,且OE=2OC.設OE=t(t>0),矩形OEDC與△AO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
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矩形OEDC的頂點D在直線AB上時,求t的值;
(2)當t=4時,求S的值;
(3)直接寫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4)若S=12,則t=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8)(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拋物線y=x2+bx+c經過A(-,0)、B(0,-3)兩點,此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l,頂點為C,且l與直線AB交于點D.
(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直接寫出此拋物線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
(3)連接BC,求證:BC=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8)(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4,0)、(0,8),點C是線段OB上一動點,點E在x軸正半軸上,四邊形OEDC是矩形,且OE=2OC.設OE=t(t>0),矩形OEDC與△AO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
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矩形OEDC的頂點D在直線AB上時,求t的值;
(2)當t=4時,求S的值;
(3)直接寫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4)若S=12,則t=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溫州市直十校聯(lián)盟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4,0)、(0,8),點C是線段OB上一動點,點E在x軸正半軸上,四邊形OEDC是矩形,且OE=2OC.設OE=t(t>0),矩形OEDC與△AO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
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矩形OEDC的頂點D在直線AB上時,求t的值;
(2)當t=4時,求S的值;
(3)直接寫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4)若S=12,則t=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伊春)如圖,點A、B的坐標分別為(4,0)、(0,8),點C是線段OB上一動點,點E在x軸正半軸上,四邊形OEDC是矩形,且OE=2OC.設OE=t(t>0),矩形OEDC與△AOB重合部分的面積為S.
根據(jù)上述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當矩形OEDC的頂點D在直線AB上時,求t的值;
(2)當t=4時,求S的值;
(3)直接寫出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寫出解題過程);
(4)若S=12,則t=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