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黔東南州某中學為了解本校學生平均每天的課外學習實踐情況,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分為A,B,C,D四個等級,設學生時間為t(小時),A:t<1,B:1≤t<1.5,C:1.5≤t<2,D:t≥2,根據(jù)調查結果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請你根據(jù)圖中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抽樣調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學生?并將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本次抽樣調查中,學習時間的中位數(shù)落在哪個等級內?
(3)表示B等級的扇形圓心角α的度數(shù)是多少?
(4)在此次問卷調查中,甲班有2人平均每天課外學習時間超過2小時,乙班有3人平均每天課外學習時間超過2小時,若從這5人中任選2人去參加座談,試用列表或化樹狀圖的方法求選出的2人來自不同班級的概率.
【答案】
(1)解:共調查的中學生數(shù)是:80÷40%=200(人),
C類的人數(shù)是:200﹣60﹣80﹣20=40(人),
如圖1
(2)解:本次抽樣調查中,學習時間的中位數(shù)落在C等級內
(3)解:根據(jù)題意得:α= ×360°=54°
(4)解:設甲班學生為A1,A2,乙班學生為B1,B2,B3,
一共有20種等可能結果,其中2人來自不同班級共有12種,
∴P(2人來自不同班級)= = .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條形統(tǒng)計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的綜合運用,讀懂統(tǒng)計圖,從不同的統(tǒng)計圖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數(shù)據(jù);扇形統(tǒng)計圖直接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大。1)根據(jù)B類的人數(shù)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總數(shù);求出C的人數(shù)從而補全統(tǒng)計圖;(2)根據(jù)中位數(shù)定義:將一組數(shù)據(jù)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捻樞蚺帕,如果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是奇數(shù),則處于中間位置的數(shù)就是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可得答案;(3)用B的人數(shù)除以總人數(shù)再乘以360°,即可得到圓心角α的度數(shù);(4)先設甲班學生為A1 , A2 , 乙班學生為B1 , B2 , B3根據(jù)題意畫出樹形圖,再根據(jù)概率公式列式計算即可.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易經(jīng)》一書中記載,遠古時期,人們通過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數(shù)量,即“結繩計數(shù)”.如圖,一位母親在從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繩子上打結,滿七進一,用來記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shù),由圖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shù)是( )
A.84
B.336
C.510
D.13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 .
(1)若該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與直線y=kx+4(k≠0)只有一個公共點,求k的值;
(2)如圖,反比例函數(shù)y= (1≤x≤4)的圖象記為曲線C1 , 將C1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曲線C2 , 請在圖中畫出C2 , 并直接寫出C1平移至C2處所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王老師家買了一套新房,其結構如圖所示(單位:m).他打算將臥室鋪上木地板,其余部分鋪上地磚.
(1)木地板和地磚分別需要多少平方米?
(2)如果地磚的價格為每平方米x元,木地板的價格為每平方米3x元,那么王老師需要花多少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BC中,∠C=90°,∠BAC=60°,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60°后得到△ADE,若AC=1,則線段BC在上述旋轉過程中所掃過部分(陰影部分)的面積是(結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港口B位于港口O正西方向120km處,小島C位于港口O北偏西60°的方向.一艘游船從港口O出發(fā),沿OA方向(北偏西30°)以vkm/h的速度駛離港口O,同時一艘快艇從港口B出發(fā),沿北偏東30°的方向以60km/h的速度駛向小島C,在小島C用1h加裝補給物資后,立即按原來的速度給游船送去.
(1)快艇從港口B到小島C需要多長時間?
(2)若快艇從小島C到與游船相遇恰好用時1h,求v的值及相遇處與港口O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天來了,曬衣服成了頭疼的事情,聰明的小華想到一個好辦法,在家后院地面(BD)上立兩根等長的立柱AB、CD(均與地面垂直),并在立柱之間懸掛一根繩子.由于掛的衣服比較多,繩子的形狀近似成了拋物線y=ax2﹣0.8x+c,如圖1,已知立柱AB=CD=2.6米,BD=8米.
(1)求繩子最低點離地面的距離;
(2)為了防止衣服碰到地面,小華在離AB為3米的位置處用一根垂直于地面的立柱MN撐起繩子(如圖2),使左邊拋物線F1的最低點距MN為1米,離地面1.6米,求MN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