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直線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點Ax軸上,點B的橫坐標為-8.

1)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點P是直線AB上方的拋物線上一動點(不與點A、B重合),過點Px軸的垂線,垂足為C,交直線AB于點D,作PEAB于點E.

①設PDE的周長為l,點P的橫坐標為x,求l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l的最大值;

②連接PA,以PA為邊作圖示一側的正方形APFG.隨著點P的運動,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隨之改變.當頂點FG恰好落在y軸上時,直接寫出對應的點P的坐標.

【答案】12)①

②滿足題意的點P有三個,分別是

【解析】

1)利用直線解析式求出點AB的坐標,再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解答;

2)①利用直線解析式和拋物線解析式表示出PD,再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DPE=BAO,根據(jù)直線k值求出∠BAO的正弦和余弦值,然后表示出PEDE,再根據(jù)三角形的周長公式列式整理即可得解,再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解答;

②分(i)點Gy軸上時,過點PPHx軸于H,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可得AP=AG,∠PAG=90°,再求出∠PAH=AGO,然后利用角角邊證明APHGAO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可得PH=AO=2,然后利用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求解即可;(ii)點Fy軸上時,過點PMx軸于M,作PNy軸于N,根據(jù)正方形的性質可得AP=FP,∠APF=90°,再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PM=FPN,然后利用角邊角證明APMFPN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可得PM=PN,從而得到點P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相等,再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求解即可.

解:(1)令,則,解得,當時,,∴點A2,0),B(﹣8),把點A、B代入拋物線得,,解得:,所以,該拋物線的解析式;

2)①∵點P在拋物線上,點D在直線上,∴PD=,∵PEAB,∴∠DPE+PDE=90°,又∵PDx軸,∴∠BAO+PDE=90°,∴∠DPE=BAO,∵直線解析式,∴sinBAO=,cosBAO=,∴PE=PDcosDPE=PD,DE=PDsinDPE=PD,∴△PDE的周長為l=PD+PD+PD=PD==,即;∵,∴當x=3時,最大值為15;

②∵點A2,0),∴AO=2,

分(i)點Gy軸上時,過點PPHx軸于H,在正方形APFG中,AP=AG,∠PAG=90°,∵∠PAH+OAG=90°,∠AGO+OAG=90°,∴∠PAH=AGO,在APHGAO中,∵∠PAH=AGO,∠AHP=GOA=90°AP=AG,∴△APH≌△GAOAAS),∴PH=AO=2,∴點P的縱坐標為2,∴,整理得,,解得,∴點P,2)或P,2);

ii)點Fy軸上時,過點PMx軸于M,作PNy軸于N,在正方形APFG中,AP=FP,∠APF=90°,∵∠APM+MPF=90°,∠FPN+MPF=90°,∴∠APM=FPN,在APMFPN中,∵∠APM=FPN,∠AMP=FNP=90°,AP=AF,∴△APM≌△FPNAAS),∴PM=PN,∴點P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相等,∴,整理得,,解得,(舍去),∴點P()

綜上所述,存在點P(,2)P(2)P(,)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二次函數(shù)fx)=ax2+bx+c和一次函數(shù)gx)=﹣bx,其中a、b、c,滿足abc,a+b+c0

1)求證:這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不同的兩點;

2)設這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A,B兩點,作AA1x軸于A1,BB1x軸于B1,求線段A1B1的長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AB=3,BC=4,將矩形ABCD繞點C按順時針方向旋轉α角,得到矩形A'B'C'D',B'C與AD交于點E,AD的延長線與A'D'交于點F.

(1)如圖,當α=60°時,連接DD',求DD'和A'F的長;

(2)如圖,當矩形A'B'CD'的頂點A'落在CD的延長線上時,求EF的長;

(3)如圖,當AE=EF時,連接AC,CF,求ACCF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A1,﹣4)、B3,﹣3)、C1,﹣1)(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一個單位長度的正方形).

1)請畫出△ABC關于原點對稱的△A1B1C1,并寫出A1,B1C1的坐標;

2)請畫出△ABC繞點B逆時針旋轉90°后的△A2B2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中,∠C=90°,AC=BC=,將△ABC繞點A順時針旋轉60°到△的位置,連接,則的長為(

A.2B.C.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各類方程的解法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把它轉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求解分式方程,把它轉化為整式方程來解,由于“去分母”可能產(chǎn)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須檢驗,各類方程的解法不盡相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基本數(shù)學思想“轉化”,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用“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我們還可以解一些新的方程.

例如:解方程

解:移項,得

兩邊平方,得

兩邊再平方,得

解這個方程得:

檢驗:當時,原方程左邊,右邊

不是原方程的根;

時,原方程左邊,右邊

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

1)請仿照上述解法,求出方程的解;

2)如圖已知矩形草坪的長,寬,小華把一根長為的繩子的一端固定在點,從草坪邊沿走到點處,把長繩段拉直并固定在點,然后沿草坪邊沿走到點處,把長繩剩下的一段拉直,長繩的另一端恰好落在點,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邊長為1的正方形網(wǎng)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已知△ABC三個頂點分別為A(﹣1,2)、B2,1)、C45).

1)以原點O為位似中心,在x軸的上方畫出△A1B1C1,使△A1B1C1與△ABC位似,且相似比為2;

2)△A1B1C1的面積是   平方單位.

3)點Pa,b)為△ABC內(nèi)一點,則在△A1B1C1內(nèi)的對應點P的坐標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丁軒同學在晚上由路燈AC走向路燈BD,當他走到點P時,發(fā)現(xiàn)身后他影子的頂部剛好接觸到路燈AC的底部,當他向前再步行20m到達Q點時,發(fā)現(xiàn)身前他影子的頂部剛好接觸到路燈BD的底部,已知丁軒同學的身高是1.5m,兩個路燈的高度都是9m,則兩路燈之間的距離是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二次函數(shù)y=x2+4x+m

1)如果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x軸有兩個交點,求m的取值范圍;

2)如圖,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過點A6,0),與y軸交于點B,點p是二次函數(shù)對稱軸上的一個動點,當PB+PA的值最小時,求p的坐標

3)根據(jù)圖象直接寫出使一次函數(shù)值大于二次函數(shù)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