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西城區(qū)二模)如圖,等腰△ABC中,AC=BC,⊙O為△ABC的外接圓,D為上一點,CE⊥AD于E,求證:AE=BD+DE.

【答案】分析:如圖,在AE上截取AF=BD,連接CF,由圓周角定理得,∠CBD=∠CAF,根據(jù)SAS可以利用已知條件證明△ACF≌△BCD?CF=CD,由于CE⊥AD,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底邊上的高與底邊上的中線重合知,EF=DE,則AE=AF+EF=BD+DE.
解答:證明:如圖,在AE上截取AF=BD,連接CF,CD;
在△ACF和△BCD中

∴△ACF≌△BCD,
∴CF=CD,
∵CE⊥AD于E,
∴EF=DE,
∴AE=AF+EF=BD+DE.
點評:本題通過作輔助線,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圓周角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9•西城區(qū)二模)若分式
3x+6x-1
的值為0,則x的值為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建蘭中學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西城區(qū)二模)如圖,拋物線y=ax2+bx+c的頂點為A(0,1),與x軸的一個交點B的坐標為(2,0),點P在拋物線上,其橫坐標為2n(0<n<1),作PC⊥x軸于C,PC交射線AB于點D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用n的代數(shù)式表示CD、PD的長,并通過計算說明的大小關系;
(3)若將原題中“0<n<1”的條件改為“n>1”,其他條件不變,請通過計算說明(2)中結(jié)論是否仍然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抽樣測試初三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西城區(qū)二模)如圖,拋物線y=ax2+bx+c的頂點為A(0,1),與x軸的一個交點B的坐標為(2,0),點P在拋物線上,其橫坐標為2n(0<n<1),作PC⊥x軸于C,PC交射線AB于點D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用n的代數(shù)式表示CD、PD的長,并通過計算說明的大小關系;
(3)若將原題中“0<n<1”的條件改為“n>1”,其他條件不變,請通過計算說明(2)中結(jié)論是否仍然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抽樣測試初三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西城區(qū)二模)已知直線y=mx+n經(jīng)過拋物線y=ax2+bx+c的頂點P(1,7),與拋物線的另一個交點為M(0,6),求直線和拋物線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抽樣測試初三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西城區(qū)二模)如圖,矩形ABCD中,E、F點分別在BC、AD邊上,∠DAE=∠BCF,求證:△ABE≌△CD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