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O中,半徑OC垂直于弦AB,垂足為D,若OD=3,OA=5,則AB的長為( )

A.2
B.4
C.6
D.8
【答案】分析:利用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計算.
解答:解:根據(jù)勾股定理得AD=4
根據(jù)垂徑定理得AB=2AD=8
故選D.
點評:考查了垂徑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運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邊長為3的正方形ABOC中,B,C兩點分別在x軸正半軸,y軸的負(fù)半軸上,精英家教網(wǎng)過A點的雙曲線y1=
kx
與直線AD:y2=ax+b的另一個交點D的縱坐標(biāo)為1.
(1)求雙曲線和直線AD的函數(shù)解析式;
(2)根據(jù)圖象,寫出x為何值時,y1>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①,已知:四邊形OABC中,O為直角坐標(biāo)系的原點,A點坐標(biāo)為(1,4),B點在x軸的正半軸上,C點坐標(biāo)為(8,-4),動點P從點O出發(fā),依次沿線段OA、AB、BC向點C移動.設(shè)P點移動的路徑為Z,△POC的面積S隨著Z的變化而變化的圖象如圖②所示(其中線段DE∥x軸).
精英家教網(wǎng)
(1)請你確定B點的坐標(biāo);
(2)當(dāng)動點P是經(jīng)過點O、B的拋物線的頂點時,
①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②在x軸上是否存在點M,使△PBM與△OBC相似?若存在,請求出所有點M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蘇州)如圖,已知拋物線y=
1
4
x2-
1
4
(b+1)x+
b
4
(b是實數(shù)且b>2)與x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點A、B(點A位于點B的左側(cè)),與y軸的正半軸交于點C.
(1)點B的坐標(biāo)為
(b,0)
(b,0)
,點C的坐標(biāo)為
(0,
b
4
(0,
b
4
(用含b的代數(shù)式表示);
(2)請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內(nèi)是否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PCOB的面積等于2b,且△PBC是以點P為直角頂點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biāo);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請你進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內(nèi)是否存在點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兩個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作相似的特殊情況)?如果存在,求出點Q的坐標(biāo);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中山一模)如圖,已知等腰梯形ABCD的邊BC在x軸上,點A(0,3)在y軸的正半軸上,點D的坐標(biāo)為(2,3),且AB=
10

(1)求點B的坐標(biāo);
(2)求經(jīng)過A、B、D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
(3)在(2)中所求得的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S△PBC=
2
3
S梯形ABCD?若存在,請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點P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B(-1,0),C(1,0),A為y軸正半軸上一點,點D為第二象限一動點,E在BD的延長線上,CD交AB于F,且∠BDC=∠BAC.
(1)求證:∠ABD=∠ACD;
(2)求證:AD平分∠CDE;
(3)若在D點運動的過程中,始終有DC=DA+DB,在此過程中,∠BAC的度數(shù)是否變化?如果變化,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變,請求出∠BAC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