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如圖,已知直線y=-
1
2
x+1交坐標軸于A、B兩點,以線段AB為邊向上作正方形ABCD,過A、D、C作拋物線L1
(1)請直接寫出點C、D的坐標;
(2)求拋物線L1的解析式;
(3)若正方形以每秒
5
個長度單位的速度沿射線AB下滑,直至頂點D落在x軸上時停止.設正方形在運動過程中落在x軸下方部分的面積為S.求S關于滑行時間t的函數關系式;
(4)在(3)的條件下,拋物線L1與正方形一起平移,同時停止,得到拋物線L2.兩拋物線的頂點分別為M、N,點 P是x軸上一動點,點Q是拋物線L1上一動點,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Q,使得以M、N、P、Q為頂點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若存在,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首先由直線AB的解析式求出A、B兩點的坐標,過D作DE⊥y軸于E,通過構建的全等三角形:△ADE和△BAO,可以求出DE、AE的長,進而能得到點D的坐標;C點坐標的求法同理.
(2)利用待定系數法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即可.
(3)隨著正方形的移動,正方形在x軸下方的形狀會不斷的變化,所以要注意三個關鍵點:A、C、D三點運動到x軸上時t的值,若是這三個值分別是α、β、γ,那么分三種情況:
①0<t≤α時,正方形在x軸下方的是個小直角三角形;
②α<t≤β時,正方形在x軸下方的是個梯形;
③β<t≤γ時,正方形在x軸下方的是個五邊形,其面積可由正方形的面積減去x軸上方的小直角三角形得出.
(4)由前面兩小題可知道M、D兩點的坐標;由相似三角形:△ABO和△HBE可以求出點H的坐標,由于拋物線L1沿直線AB移動,所以M→N與D→H的移動規(guī)律是相同的,可據此得出點N的坐標;由于點P在x軸上,所以MN只可能是平行四邊形的邊(若MN是對角線,那么點Q必在直線MN的上方,顯然不合題意),那么點Q的縱坐標可由M、N的縱坐標差的絕對值得出,在確定點Q的坐標后,根據M→N的平移規(guī)律即可得出點P的坐標.
解答:解:(1)由直線y=-
1
2
x+1知:A(0,1)、B(2,0);
過D作DE⊥y軸于E;
在△ADE與△BAO中,
∠DAE=∠ABO=90°-∠OAB
∠AED=∠BOA=90°
AD=AB

∴△ADE≌△BAO(AAS),
則:AE=OB=2,DE=OA=1;
∴OE=OA+AE=3,則:D(1,3);
由于CD、AB是正方形的一組對邊,所以AB
.
CD;
∵點A向下平移1個單位,再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B點,
∴點D向下平移1個單位,再向右平移2個單位得C點,即:C(3,2);
綜上,C(3,2)、D(1,3).

(2)易知A(0,1),設拋物線L1的解析式為y=ax2+bx+c(a≠0),則有:
c=1
a+b+c=3
9a+3b+c=2
,
解得
a=-
5
6
b=
17
6
c=1

則:y=-
5
6
x2+
17
6
x+1.

(3)①當0<t≤1時,如圖①
Rt△AOB中,tan∠ABO=
OA
OB
=
1
2

Rt△QFB中,tan∠QBF=tan∠ABO=
1
2
,BF=
5
t,
∴QF=tan∠QBF•BF=
5
t
2
;
則:S=
1
2
BF•QF=
1
2
5
t•
5
t
2
=
5t2
4
;
②當1<t≤2時,如圖②,BF=
5
t,BE=
5
t-
5
;
∴PE=tan∠QBF•BE=
5
t-
5
2
,QF=
5
t
2
;
則:S=
1
2
(PE+QF)•EF=
5
4
(t-1+t)•
5
=
5
2
t-
5
4

③當2<t≤3時,如圖③,
Rt△HQP中,tan∠HQP=tan∠QBF=
1
2
,
HP=HE-PE=
5
-
5
t-
5
2
=
3
5
-
5
t
2
;
∴HQ=
HP
tan∠HQP
=2HP=3
5
-
5
t;
則:S=S正方形EFGH-S△HPQ=(
5
2-
(3
5
-
5
t)
2
4
=-
5
4
t2+
15
2
t-
25
4


(4)∵∠ABO=∠HBE,∠AOB=∠HEB=90°,
∴△ABO∽△HBE,
得:
AB
BH
=
OA
HE
,即:
5
BH
=
1
5
,
解得:BH=5;
∴H(7,0);
由D(1,3)、H(7,0)知,M向右平移6個單位,向下平移3個單位即可得到N點;
因為點P在x軸上,若以M、N、P、Q為頂點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MN只能是平行四邊形的邊),則點Q的縱坐標必為±3;
當點Q的縱坐標為3時,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可得:Q(1,3)或(
12
5
,3),向右平移6個單位,向下平移3個單位得:P(7,0)或(
42
5
,0);
當點Q的縱坐標為-3時,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可得:Q(
17±
769
10
,-3),向左平移6個單位,向上平移3個單位得:P(
-43-
769
10
,0)或(
-43+
769
10
,0);
綜上,存在符合條件的P點,其坐標為(7,0)或(
42
5
,0)或(
-43-
769
10
,0)或(
-43+
769
10
,0).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數解析式的確定、圖形面積的求法、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應用、圖形的平移及其性質、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等綜合知識;(3)題中,一定要抓住圖形平移過程中的關鍵點,在對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進行界定時,一定要做到不重不漏;最后一題中,首先要判斷出MN是平行四邊形的邊或對角線,然后根據點M、N的坐標來確定P、Q的位置關系;總體來看,題目的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16、如圖,已知直線AB和CD相交于點O,∠COE是直角,OF平分∠AOE.
(1)寫出∠AOC與∠BOD的大小關系:
相等
,判斷的依據是
等角的補角相等
;
(2)若∠COF=35°,求∠BOD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5、如圖,已知直線l1∥l2,AB⊥CD,∠1=30°,則∠2的度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已知直線l1y=
2
3
x+
8
3
與直線 l2:y=-2x+16相交于點C,直線l1、l2分別交x軸于A、B兩點,矩形DEFG的頂點D、E分別在l1、l2上,頂點F、G都在x軸上,且點G與B點重合,那么S矩形DEFG:S△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3•懷化)如圖,已知直線a∥b,∠1=35°,則∠2=
35°
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直線m∥n,則下列結論成立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