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m+n<0,mn>0,則P(m,n)在第________象限.

答案:三
提示:

提示:∵mn>0,∴m、n同號,又∵m+n<0 ∴m<0,n<0,即P(m,n)在第三象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4、如圖,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O,MN過點O,且MN∥BC,交AB、AC于點M、N.求證:MN=BM+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長是2,∠ABC=Rt∠,以AB為直徑作半圓O,M是BC上一動點(不運動至點B、C,過點M引半圓O的切線,切點是P.過點A作AB的垂線AN,交切線MP于點精英家教網N,AC與ON,MN分別交于點E,F(xiàn),設BM=x,y=
△CMF周長△ANF周長

(1)證明:∠MON是直角;
(2)求y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及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當∠CMF=120°時,求y的值;
(3)當F、M、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EO相似時,求∠CMF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經過A(2,0)、C(0,12)兩點,且對稱軸為直線x=4.設頂點為點P,與x軸的另一交點為點B.
(1)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頂點P的坐標;
(2)如圖1,在直線 y=2x上是否存在點D,使四邊形OPBD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點D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如圖2,點M是線段OP上的一個動點(O、P兩點除外),以每秒
2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由點P向點O 運動,過點M作直線MN∥x軸,交PB于點N.將△PMN沿直線MN對折,得到△P1MN.在動點M的運動過程中,設△P1MN與梯形OMNB的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運動時間為t秒.求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宣城模擬)我們知道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通過證明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類似三角形中位線,我們把連接梯形兩腰中點的線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線.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點E,F(xiàn)分別是AB、CD的中點,觀察EF的位置,聯(lián)想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你能發(fā)現(xiàn)梯形的中位線有什么性質?證明你的結論.
(2)如果點E分線段AB為
AE
EB
=
1
3
,EF∥BC交CD于F,AD=3,BC=5,請你利用第(1)的結論求出EF=
3.5
3.5
(直接填寫結果);
(3)如果點E分線段AB為
AE
EB
=
m
n
,EF∥BC交CD 于F,AD=a,BC=b,求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中,AB=6,AC=4.分別以點B和點C為圓心,以大于BC一半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相交于點M和N,作直線MN,直線MN交AB于點D,連接CD,則△ADC的周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