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shù).常見的連接方式是通過一個無線路由器來實現(xiàn).無線路由器是通過電磁波(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或“電磁波”)向四周有效范圍內(nèi)的終端傳遞信息,其傳播速度是3×108m/s.若某3G手機的頻率是2000MHz,它的波長是0.15m.

分析 (1)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WiFi在2.4Ghz頻段工作,屬于微波,其傳播速度等于光速,光的傳播速度為3×108 m/s.
(2)已知電磁波的頻率f,由λ=$\frac{c}{f}$可以求出電磁波的波長.

解答 解:(1)WiFi利用了電磁波中的微波技術(shù)進行信息傳輸,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為3×108 m/s.
(2)頻率是f=2000MHz=2×109Hz的電磁波,
波長為λ=$\frac{c}{f}$=$\frac{3×1{0}^{8}m/s}{2×1{0}^{9}Hz}$=0.15m.
故答案為:電磁波; 3×108;0.15.

點評 現(xiàn)代社會為信息社會,信息的傳播離不開電磁波,故應掌握電磁波的性質(zhì)及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建筑工地需用沙石400m3,若用載重4t的卡車運送,需運多少車(ρ=2.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在課堂上做實驗時偶然發(fā)現(xiàn):當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旁邊的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zhuǎn),他進而繼續(xù)研究,終于證實了電流周圍存磁場.后人繼續(xù)研究,制成了電磁鐵.如圖所示,在電磁鐵的正上方用彈簧掛一條形磁鐵.當開關閉合后,滑片P從b端到a端的滑動過程中,彈簧的長度會變長(填“長”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有一個純鋁制成的金屬球,已知其體積為0.5dm3,質(zhì)量為0.81kg,鋁的密度為2.7×103kg/m3,則該鋁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為某高校學生設計的一款小夜燈,它的一側(cè)是太陽能電池板,白天接受陽光照射,晚上給另一側(cè)高效節(jié)能的LED燈板提供電能.關于小夜燈中所應用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太陽能電池板將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B.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
C.LED燈的發(fā)光物體是由半導體材料制成的
D.LED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光能的效率比白熾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小剛在藝術(shù)節(jié)上用吉他彈奏優(yōu)美的樂曲,對于吉他發(fā)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用力波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diào)
C.撥動不同的吉他弦一定改變吉他的音調(diào)
D.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剛和小麗用圖所示的電路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用三節(jié)干電池串聯(lián)做電源,兩只小燈泡的規(guī)格不同.
L1兩端電壓/VL2兩端電壓/V串聯(lián)總電壓/V
1.43.14.5
(1)小剛用電壓表測量L1兩端的電壓時,直接選用0-3V的量程,小麗說這樣不行,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應該是先選用0~15V的量程試測,如果示數(shù)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測量;
(2)他們在測量L2兩端的電壓時,兩燈突然熄滅,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小剛用電壓表檢測L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電源電壓,由此判斷出L1處的故障是斷路;L2是短路還是正常的?小麗在原電路中又添加了一個電學器材,就檢驗出了結(jié)果,她的方法可能是用另外一只完好的燈泡與L1并聯(lián)或替換L1,若L2能發(fā)光,則說明是L2正常;
(3)他們排除故障后繼續(xù)實驗,得出了上表所示的一組數(shù)據(jù).為了得出串聯(lián)電路電壓關系的普遍規(guī)律他們還應當換用規(guī)格不同的燈泡,再重復做幾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物體質(zhì)量大小有關
B.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
C.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與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實驗室中有一較長的水平較粗糙桌面,一個帶鉤的長方體木塊(木塊各個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和一只彈簧測力計可供使用.
(1)小芳那個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在桌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驗證猜想B(填序號),實驗中采用控制變量法,則該實驗注意保持木塊與桌面間的接觸面積不變,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與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次數(shù)木塊運動快慢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1較快1.8
21.8
3較慢1.8
(2)用上述器材還可以驗證猜想C(填序號),實驗中要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是為了讓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若實驗中再提供一塊長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還可以驗證猜想D.(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水中的魚能看到岸上的小熊,岸邊的小熊也看到了水中的魚,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小魚看到小熊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B.小魚看到小熊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小熊看到小魚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D.小熊和小魚看到的都是對方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