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意大利物理學(xué)家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發(fā)現(xiàn):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將會繼續(xù)保持同樣的速度沿直線“永恒”運動下去.如圖所示,為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小強在水平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將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目的是讓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當(dāng)水平面越平滑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實驗加推理(選填“單純的實驗”或“實驗加推理”)的方法.

分析 探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實驗中,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運動得越遠,推理得出若不受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 解:意大利物理學(xué)家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發(fā)現(xiàn):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將會繼續(xù)保持同樣的速度沿直線“永恒”運動下去.
實驗中,將小車從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目的是讓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的初速度相同.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當(dāng)水平面越平滑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受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研究過程中采用了實驗加推理的方法.
故答案為:伽利略;初速度;實驗加推理.

點評 該題考查了學(xué)生對于該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掌握以及對該實驗的推理結(jié)論是否了解.該實驗用到的方法是物理中經(jīng)常采用的控制變量法,該實驗是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ch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現(xiàn)象中,支持分子間存在引力的證據(jù)是( �。�
A.破鏡不能重圓
B.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
C.磁鐵能吸引大頭針
D.兩塊表面光滑的鉛塊相互緊壓后會黏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汽車的最低油耗是0.2kg/(kW•h),表示該汽車獲得1kW•h的能量至少消耗0.2kg汽油.已知汽油的熱值為4.6×107J/kg.求:
(1)0.2kg的汽油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2)該汽車發(fā)動機的最高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五一”期間,蘋蘋乘坐的汽車進入井岡山景區(qū)后,便有一種“車行綠色中,風(fēng)景撲面來”的感覺.“車行綠色中”所選的參照物是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關(guān)于增大和減小摩擦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中體操運動員在手上涂防滑粉是為了減少摩擦
B.乙中旱冰鞋裝有滑輪是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
C.丙中行駛的磁懸浮列車是使接觸面分離來減小摩擦
D.丁中傳動帶打滑時,可以使傳送帶緊繃,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美國東部時間1月10日4時47分,太空探索技術(shù)公司的“獵鷹9”火箭搭載“龍”飛船成功升空,“龍”飛船上裝載著約2.5噸貨物. NASA負責(zé)人羅布•納威艾斯納威艾斯表示,空間站宇航員維爾摩爾使用機械手“完美”地將飛船和空間站對接.但此行的另一個任務(wù)-“獵鷹9”火箭第一級海上回收嘗試以失敗告終,火箭在海面浮動平臺硬著陸并損毀.請找出一個與舉文字描述或圖片相關(guān)的物理現(xiàn)象,并指出對應(yīng)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fù))示例:
物理現(xiàn)象:火箭向下噴氣,火箭上升;
物理知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理現(xiàn)象:火箭起飛時龐大白色氣團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物理知識:液化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甲、乙兩物體的速度之比為2:5,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4,那么,甲、乙兩物體運動的時間之比為( �。�
A.3:10B.2:3C.8:15D.1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分別置于水平桌面上時,他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強關(guān)系為p>p>p;若在它們的上表面分別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力F、F、F,使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這三個力之間的關(guān)系為(  )
A.F>F>FB.F=F=FC.F<F<F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班同學(xué)進行“測量紙錐從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你認為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時間.
(2)你選用的主要實驗器材是:手表、刻度尺.
(3)小明所在的興趣小組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的速度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后不變(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8.40cm,則在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21 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