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為滾擺運動的現(xiàn)象,下列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B.下降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C.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D.有部分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分析 分析滾擺的向上運動時的速度及高度的變化,則可知動能及重力勢能的變化;根據(jù)機械能的定義可知機械能的變化.

解答 解:A、滾擺在上升或下降的過程中動能與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故A敘述正確;
B、滾擺下降運動的過程中,由于高度下降,則重力勢能減小,同時速度增加,則動能增加,即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了動能;故B敘述正確;
C、滾擺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由于受速度減小的原因,故C敘述錯誤;
D、滾擺在上升過程中,高度逐漸降低,說明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D敘述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機械能的定義及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注意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重力勢能和動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但總量是保持不變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華家新?lián)Q了一種電子式電能表,它用一個發(fā)光二極管代替普通電能表的轉(zhuǎn)盤,發(fā)光二極管閃爍一次表示轉(zhuǎn)盤轉(zhuǎn)動一圈,電子式電能表參數(shù)是3200imp/kW•h.小華想利用這只電能表和鐘表測量新買的微波爐的電功率.
(1)小華的實驗方法是:先關(guān)閉家里其它用電器,只讓微波爐工作,從電能表紅燈閃爍開始記時,當電能表的紅燈閃爍320次時,所用的時問為5min,則微波爐的電功率為1200W.
(2)當小華用同樣的方法測家中電熱水器的電功率時,發(fā)現(xiàn)電能表紅燈閃爍更快,這說明電熱水器消耗電能比微波爐快一些.
(3)小華在買微波爐時,聽到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微波爐很省電,用它加熱食品花不了多少電費,另一種說法是微波爐很費電,微波爐一開就“燒保險”.前者是從電功的角度說的,后者是從電功率的角度說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花花同學在“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實驗用砝碼盒中配備有100g、50g、20g、5g的砝碼.請?zhí)顚懴铝锌崭瘢?br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調(diào)節(jié)天平前應將游碼移至零刻度線處,然后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花花同學進行了下列實驗操作:
A.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zhì)量m2;
B.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ml;
C.將燒杯中鹽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測出這部分鹽水的體積V;
以上操作的正確順序是:B、C、A(填字母代號).
(3)花花測量燒杯和鹽水的總質(zhì)量m1時,估計鹽水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在150g左右.加砝碼時,用鑷子夾取100g、50g砝碼各1個放入右盤中,若指針右偏,則應取下50g的砝碼,試加其它砝碼,同時調(diào)節(jié)游碼.
(4)如圖是花花同學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情況.他的錯誤是:稱量物體時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5)另一同學想測出某品牌牛奶的密度,為此他利用實驗臺上的彈簧測力計、空飲料瓶、水、細線等物品來測量.其操作步驟是: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空飲料瓶的重力G1;
②在空飲料瓶中裝滿水,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瓶和水的總重力G2,計算水的體積V=$\frac{{G}_{2}-{G}_{1}}{{ρ}_{水}g}$(用測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已知);
③在空飲料瓶中裝滿牛奶,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瓶和牛奶的總重力G3;
④計算牛奶密度ρ=$\frac{{G}_{3}-{G}_{1}}{{G}_{2}-{G}_{1}}$•ρ.(用測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2V,并且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為18Ω,R2為12Ω,小燈泡L上標有“6V 3W”字樣.
(1)燈泡的電阻和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各是多少?
(2)當S閉合,S1、S2都斷開時,要使燈泡正常工作,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為多大?
(3)閉合S、S1、S2,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2.5A,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小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節(jié)小馬和爸爸坐火車坐轎車一起去探望.他們所坐火車長為360m,當火車通過一條隧道時速度為72km/h,如圖所示,小馬測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時108s.假設火車一直勻速行駛,求:
(1)這條隧道有多長?
(2)火車全部在此隧道內(nèi)運行的時間?
(3)坐轎車時,在限速70km/h的某路段,小馬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交警測得肇事轎車留下的剎車痕跡(制動距離)長為27m.查閱資料得知轎車以不同速度行駛時,反應距離、制動距離、停車距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表(注:反應距離指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踩下剎車這段時間汽車行駛的距離;制動距離指踩下剎車后汽車滑行的距離;停車距離指司機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的距離,它等于反應距離加上制動距離.)
根據(jù)下表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在相同路況下,反應距離與速度成正比(選填“正比”或“反比”).所以,為了安全,不要超速!
(4)根據(jù)下表的數(shù)據(jù)判斷:該肇事轎車不超速(填“超速”、“不超速”).
速度(千米/時)反應距離(米)制動距離(米)停車距離(米)
20538
40101222
80204868
1002575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電路圖如圖1,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該實驗的原理是R=$\frac{U}{I}$;
(2)閉合開關(guān)S前,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置于B端(選填“A”或“B”);
(3)小明用完好的器材按如圖所示實驗電路圖連接電路,剛一“試觸”,就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指針迅速擺動到最大刻度,原因可能是:①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沒放在阻值最大端,②電流表的量程選小了;
(4)小華按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圖正確連接電路,進行實驗,某次實驗中電壓表示數(shù)、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2所示,則此時通過Rx的電流為0.3A,被測電阻Rx=8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在物理學中,速度是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的多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讀作“米每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基本測量儀器的使用.
①如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體的長度為2.65cm.在實際的長度測量中,有時還會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減小誤差.
②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測量前首先要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在無拉力時讓指針對準零刻度線,這個操作叫做調(diào)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提琴聲是通過琴弓與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動,琴弦將振動傳遞給木質(zhì)的琴碼和琴箱,再使琴箱內(nèi)的空氣振動,最終傳遞到聽者耳中的.
(1)這一振動的傳遞過程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和氣體中傳播;
(2)同時也可以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