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把密度為6×102kg/m3木塊放入水中靜止,如圖所示,木塊水面上的體積與水面下體積之比是2:3;如果把該木塊放入密度為8×102kg/m3的酒精中,靜止時,該木塊下表面受到酒精的壓強p與放在水中該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之比為p:p=1:1.

分析 (1)根據(jù)物體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求出V排與V的關(guān)系,便可求出木塊水面上的體積與水面下體積之比;
(2)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出木塊在水和酒精中所受浮力的關(guān)系,利用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計算壓強之比.

解答 解:木塊在水中漂浮,所以F=G,則:
ρgVgV
則V=$\frac{{ρ}_{木}}{{ρ}_{水}}$V=$\frac{6×1{0}^{2}kg/{m}^{3}}{1.0×1{0}^{3}kg/{m}^{3}}$V=$\frac{3}{5}$V
則V:V=(1-$\frac{3}{5}$)V:$\frac{3}{5}$V=2:3;
木塊在水中和酒精中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
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則木塊底部受到的壓力相等,則壓強相等,p:p=1:1.
故答案為:2:3;1:1.

點評 本題是有關(guān)浮力的有關(guān)問題,關(guān)鍵要掌握物體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及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個瓶子裝滿水時的總質(zhì)量是400g,裝滿酒精時的總質(zhì)量是350g.則瓶子的容積是(  )(ρ=1.0×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
A.400cm3B.350cm3C.250cm3D.200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作圖題
(1)請畫出圖1中重為2N的“不倒翁”所受重力的示意圖(黑點表示重心O).
(2)如圖2,一物體以某一初速度沖上光滑斜面,請作出該物體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某一天,吊線突然斷開的同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則電燈將(  )
A.保持原來靜止狀態(tài)B.豎直向上勻速運動
C.豎直向下勻速運動D.豎直向下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體育活動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下列相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乒乓球被扣殺后飛向?qū)Ψ剑f明力可以維持物體運動
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繼續(xù)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力作用
C.用力扣殺排球時手感到疼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鉛球落地后將地面砸了個坑,說明鉛球受力發(fā)生了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據(jù)報道,我國科學家造成“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密度僅為0.16mg/cm3.如圖為一塊100cm3的放在一朵花上,該“氣凝膠”的質(zhì)量為0.016g.實驗發(fā)現(xiàn)這種“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fù)原狀,因此該物質(zhì)具有很高的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分別在A、B、C處用與門垂直且大小相同的力推門,可以感受到在A點用力容易把門推開.這個事實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下列哪個因素有關(guān)?( 。
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點D.力的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科學道理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于思考,樂于探索,就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科學秘密.課間幾位同學用礦泉水瓶做了兩個小實驗:
(1)將紙團放在飲料瓶的瓶口(紙團的大小比飲料瓶瓶口稍。,然后用力吹,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吹,紙團都無法吹進瓶內(nèi).依據(jù)所學知識,你認為原因是向瓶口吹氣時,吹進瓶內(nèi)的氣流迅速到達瓶底被反射回瓶口,同時空氣進入瓶內(nèi),使瓶內(nèi)氣壓增加,并向外排出,從而阻礙紙團進入瓶內(nèi).
(2)接著一同學向瓶內(nèi)倒入半瓶水,將瓶蓋擰緊,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過來倒置在桌面上(如圖2),并思考:倒置時水對瓶蓋的壓強大于正立時水對瓶底壓強;水對瓶蓋的壓強力小于水對瓶底的壓力(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瓶子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瓶子對桌面的壓強變大(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小梅對這個小實驗提出了一個改進的建議,為了便于觀察液面的位置,應(yīng)向瓶內(nèi)滴入一滴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了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如圖甲:
①把棉布鋪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斜面上A點釋放…
②將棉布拿掉,將小車從斜面上A點釋放…
③把玻璃板放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斜面上A點釋放…
(1)每次都是從同一點A 釋放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觀察發(fā)現(xiàn)小車在玻璃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遠;三種不同表面中,在玻璃表面受到的摩擦阻力最。罁(jù)上述幾次實驗的結(jié)果,小明作出結(jié)論,小車的運動如果沒有阻力的作用,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2)小明發(fā)現(xiàn)小車在木板上、玻璃上兩次都運動到了桌面以外,請你幫他解決這一問題.寫出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使A點降低一些/加長水平表面(桌面)的長度.
(3)小明想到,用小車也可以進行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他組裝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或其它重物,調(diào)整兩邊滑輪的高度,使作用在小車上的兩個拉力的作用線在同一直線上,并通過調(diào)整鉤碼數(shù)目來改變拉力的大小.當小車平衡時,小華將小車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后松手,松開手時,小車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