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對下列生活現(xiàn)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這是利用冰熔化吸熱
B.沾有冷水的手去拿剛出籠的包子不會太燙,這是因為手沾的水汽化吸熱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氣溫,這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較低
D.用干冰制造舞臺“白霧”,這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水蒸氣液化成白霧

分析 物質(zhì)在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時必然要伴隨著吸放熱的進行,其中熔化、汽化、升華吸熱,凝固、液化、凝華放熱;
選擇溫度計的原則是:溫度計內(nèi)的測溫物質(zhì)的凝固點應該比被測溫度低,沸點應該比被測溫度高.

解答 解:
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吸熱,故A正確;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會太燙,是因為水汽化吸熱,故B正確;
C、在北方很冷的地區(qū)溫度非常低,所以應該選凝固點低的物質(zhì)做測溫物質(zhì),一般選酒精溫度計,而水銀的凝固點高,故C錯誤;
D、用干冰制造舞臺“白霧”,這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使水蒸氣液化成白霧,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態(tài)的變化特點和凝固點,使用溫度計之前要先對測量對象作出估計,然后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如果選擇的溫度計不合適,不但無法測量物體溫度,還可能損壞溫度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如圖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端加一最小力FB,請畫出FB的示意圖,F(xiàn)A的力臂L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兩個電阻,R1=20Ω,R2=60Ω,且R1兩端允許加的最大電壓為6v,R2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0.2A.若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該串聯(lián)電路兩端允許加的最大電壓是16V;若將它們并聯(lián)起來,電路中的總電阻為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臺柴油機中的燃枓完全燃燒放出了8×l07J的熱量,共計損失了4.8×l07J能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柴油機的效率為40%
B.用來做有用功的能量為3.2×107J
C.通過科技進步,在未來可以實現(xiàn)能量零損失
D.減少機械間的摩擦可以提高熱機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如圖所示,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的關系”.

(1 )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減。堄霉P畫線代替導線,繼續(xù)完成圖乙中實驗電路的連接.
(2)小明在實驗中通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測出通過電阻R的不同電流和對應的電壓值如表所示:
U/V0.51.01.52.0
I/V0.10.20.30.4
小明在本次實驗中所用電阻R的阻值為5Ω;通過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初步結論是:通過導體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本次實驗中通過調(diào)節(jié)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來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和電流.
(3)僅通過探究一個電阻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可靠,為了避免偶然性,小明接下來的操作應該是
更換定值電阻,重復試驗.
(4)之后.老師又提供了幾個阻值不等的電阻供小明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小明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shù),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
①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②上述實驗中,小明用5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更換為10Ω的電阻繼續(xù)探究.應先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直至電壓表示數(shù)為2.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三位同學到車站送小明上車,列車徐徐開動時的情景如右圖所示.三位同學看到火車開動了,他們選擇的參照物是站臺(選填“站臺”或“列車”);坐在窗邊的小明感覺同學們漸漸向車尾退去,他選擇的參照物是列車;小明乘坐的快速列車,其正常運行的速度是120km/h、等于33.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汽車出廠前都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一汽車先在模擬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1min,緊接著以72km/h的速度繼續(xù)行駛了200m.求:
(1)該汽車在前1min內(nèi)行駛的路程是多少m?
(2)汽車以72km/h的速度行駛的時間是多少s?
(3)這次測試中,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計算呢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平面鏡能成像是由于平面鏡對光的反射作用,所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是虛像.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如圖所示可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摩擦起電并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有一種電現(xiàn)象叫“電中和”,發(fā)生“電中和”時和摩擦起電一樣,并不是電荷憑空消失,而是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物體互相接觸時,電子從帶負電的物體轉移到帶正電的物體上,從而使兩個物體都恢復成不帶電的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