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將一瓶礦泉水放到冰箱內,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瓶內的水將全部凝固.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是水的( 。
A.體積B.密度C.質量D.溫度

分析 ①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溫度和位置無關;
②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與質量、體積無關,與物質種類和狀態(tài)、溫度有關.

解答 解:礦泉水放入冰箱,溫度降低,達到凝固點后,在放熱結冰,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體積膨脹,密度減。
故選C.

點評 此題考查學生對質量、密度影響因素的掌握情況,知道質量與狀態(tài)無關,密度與狀態(tài)有關,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根據(jù)“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想要通過調節(jié)杠桿左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調節(jié)時應使左端的螺母向右移動(選填“左”或“右”).
(2)小明小組得到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25110
1623
2424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F1L1=F2L2(用文字或符號表述均可).
(3)實驗中,在杠桿上的D點掛四個重均為0.5N的鉤碼,用調好的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杠桿上的C點,使杠桿水平平衡,如圖丙所示,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N;如果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變大/不變/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李在研究“通電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采取如圖所示的電路圖,甲、乙兩只燒瓶中裝有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煤油,兩根電阻絲的阻值不同.

(1)實驗R1、R2串聯(lián).      
(2)如果通電時間相同,發(fā)現(xiàn)觀察到甲溫度計比乙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的快.由此可判斷電阻絲R1的阻值大于電阻絲R2的阻值(填“大于”或“小于”).       
(3)由上題可以得出結論:在其它條件一定時,通電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阻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
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溫度是0℃
B.
冷凍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華而成
C.
通常采用加壓的方法將石油氣液化儲存在鋼罐內
D.
舞臺上的云霧是干冰升華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液化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5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5m;小紅發(fā)現(xiàn)衣領處有一點污漬,便走近鏡子,鏡中的像將不變(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于大廳內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上的污漬,小明應將光源照向衣領(選填“衣領”或“平面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某次探究實驗活動中,小聰同學測量了巖石的密度,其操作過程如圖所示.

(1)他在調節(jié)天平時,發(fā)現(xiàn)指針如圖甲所示,那么應向右(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
(2)請根據(jù)乙、丙兩圖中的儀器設備,讀出小聰所測石塊的質量為16.5g和體積為5cm3(注:量筒中原裝有55mL的水).
(3)所測巖石的密度為3.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一臺電動機的銘牌標有“220V  4.5kW”字樣,用它來帶動抽水機工作3h,一共做了多少焦耳的功?用了多少度電?用這些電來點亮25W的電燈,可用多少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把兩滴藍墨水分別滴入程有冷水和熱水的兩個玻璃杯中,一段時間后,觀察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對比兩杯的現(xiàn)象,得到的結論是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