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關于光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B.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能從不同方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其表面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分析 A、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B、近視患者成像在視網(wǎng)膜前,利用凹透鏡發(fā)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視網(wǎng)膜上,遠視患者成像在視網(wǎng)膜后,利用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視網(wǎng)膜上;
C、小孔成像依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D、能從不同方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其表面發(fā)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向各個方向都有.

解答 解:A、白光由七色光組成,不同色光通過三棱鏡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故A正確;
B、近視是因為晶狀體曲度過大,折光能力太強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面,用凹透鏡矯正,故B錯誤;
C、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錯誤;
D、能從不同方向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其表面發(fā)生了漫反射,而不是鏡面反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列舉了幾種常見的光現(xiàn)象,綜合了光學知識,這需要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多對相關的光現(xiàn)象進行思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為確定某種未知液體的“身份”,物理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明的實驗小組,他們利用天平和量筒進行了多次測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為49g.
(2)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V30mL.盡管體積測量方法正確,但大家在對實驗過程及結果進行評估時,發(fā)現(xiàn)液體的體積測量值比它的實際值要偏。ㄟx填“偏大”或“偏小”).
(3)他們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象,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液體的密度為0.8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圖中,閉合開關S、S1后,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1W,小燈泡L和電阻R的I-U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R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B.電源電壓為2V
C.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AD.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1.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是冰加熱至沸騰過程的溫度-時間變化圖象,分析正確的是( 。
A.冰有一定的熔點,說明冰是晶體
B.圖象中的AB段表示冰的熔化過程
C.水升溫比冰慢,說明水的比熱容比冰小
D.水沸騰時溫度不變,說明沸騰不需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彩色電視機的畫面豐富多彩,其顏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種色條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一個空容器的質量為30g,裝滿水后總質量為70g.將水倒空,往此容器內裝入石子后總質量為90g,再向容器內注滿水后,容器、石子和水的總質量為120g.求:
(1)加入容器內的石子的體積; 
(2)石子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核電站將核能最終轉化為電能,它常建在海邊,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作為汽輪機的冷卻劑,這利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福清核電站一臺發(fā)電功率為106kW的核電機組將于2013年開始發(fā)電,它每天能發(fā)電2.4×l07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個高1.7m的游客舉著一龍蝦如圖所示,則龍蝦的長約( 。
A.7cmB.7dmC.10mmD.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事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在火爐上燒水,水溫升高
B.寒冷的冬天,兩手相互摩擦,手的溫度升高
C.在飲料中放入冰塊,飲料變涼
D.炎熱的夏天,太陽照射下柏油路面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