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一汽車停在在離山崖255m遠的地方鳴笛,問它鳴笛后多長時間能聽到回聲?(若當時溫度是15攝氏度,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m/s)

分析 先根據(jù)速度公式v=$\frac{s}{t}$算出鳴笛聲傳到山崖的時間,就會算出鳴笛后能聽到回聲的時間.

解答 解:由公式v=$\frac{s}{t}$得鳴笛聲傳到山崖的時間:
為t=$\frac{s}{v}$=$\frac{255m}{340m/s}$=0.75s,
那么鳴笛后能聽到回聲的時間:
t′=2t=2×0.75s=1.5s.
答:鳴笛后1.5s能聽到回聲.

點評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計算,弄清汽車鳴笛后聲音傳播的距離是一個來回的距離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現(xiàn)在小轎車已走入千家萬戶,關于小轎車請回答下列問題;
(1)轎車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傾斜的除了可以減小阻力還有什么好處?
(2)當汽車行駛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采取急剎車后經(jīng)常會看到車輪冒起青煙,地面留下黑色的痕跡,請分別解釋上述兩個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一座公路橋頭立有一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t表示噸).現(xiàn)有一輛自重為5×104N的卡車,裝了3m3的砂石,已知砂石的密度為2.0×103kg/m3,這輛卡車是否允許通過此橋?(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同學們在探究電流流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多少與什么因素有關時,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仔細觀察甲、乙兩圖并回答:

(1)實驗中通過觀察兩個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變化來比較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
(2)由圖甲實驗及現(xiàn)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電流、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阻越大,電流通過電阻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3)圖乙可以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而當通電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U形管液面高度如圖乙所示,這說明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4)某小組在利用乙圖進行實驗探究時,誤將右側空氣盒外面的5Ω電阻也放入盒中,請判斷該小組U形管液面高度左側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是太陽能汽車動力部分電路簡圖.可通過改變變阻器滑片來調節(jié)電動機轉速,從而改變汽車行駛速度.當變阻器滑片在a端時,汽車行駛速度最大,此此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180V.電流表示數(shù)為15A.試求:
(1)汽車以最大速度行駛時,電動機電功率是多大?
(2)當滑片由a向b移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150V,電流表示數(shù)為10A.此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是多大?電動機電功率與變阻器電功率之比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相同的柱形容器內(nèi)裝有相同質量的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將木塊放在甲容器中,木塊漂浮,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1,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F;將同樣的木塊放入乙容器中,如圖乙所示,用細線系住使木塊浸沒,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2,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F;將同樣的木塊放入丙容器中,如圖丙所示,施加一個壓力,使木塊浸沒,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3,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為F,則F1,F(xiàn)2,F(xiàn)3的大小關系為F1<F2=F3,F(xiàn)、F、F的大小關系為F=F<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下對生活中各物理量的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 。
A.一根頭發(fā)絲的直徑約為2nm
B.蘋果的密度約為0.9×104kg/m3
C.一名中學生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00Pa
D.初三學生小敏跑800m需要的時間約為19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是小劉同學探究冰的熔化特點時描繪出的圖象,由圖可知,冰屬于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熱容,物質在BC段的內(nèi)能增加(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對光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家里的穿衣鏡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實像
B.紅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
C.雨過天晴后,天空中出現(xiàn)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
D.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橋的倒影,是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