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某瓶氧氣的密度是5㎏/m3,給人供氧用去了氧氣質量的一半,則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是2.5㎏/m3.將一鐵塊放入盛滿酒精的杯中,有80g酒精溢出,則鐵塊的體積是100 cm3.(ρ酒精=0.8g/cm3,ρ=7.9g/cm3

分析 當瓶內氧氣用去一半后,質量變成了原來的一半,但氧氣的體積不變.假設氧氣瓶的容積為V,知道原來氧氣的密度,求出原來氧氣瓶內氧氣的質量;再求出剩余氧氣的質量,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瓶內剩余氧氣的密度;
將一鐵塊放入盛滿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的體積等于鐵塊的體積,根據(jù)公式V=$\frac{m}{ρ}$求鐵塊的體積.

解答 解:設氧氣瓶的容積為V,原來氧氣的質量:
m=ρ1V=5kg/m3×V,
剩余氧氣的質量:
m′=$\frac{1}{2}$×5kg/m3×v=2.5kg/m3×V,
剩余氧氣的密度:
ρ′=$\frac{m′}{V}$=$\frac{2.5kg/{m}^{3}V}{V}$=2.5kg/m3
由題知,鐵塊的體積:
V=V=$\frac{{m}_{酒精}}{{ρ}_{酒精}}$=$\frac{80g}{0.8c{m}^{3}}$=100cm3,
故答案為:2.5;100.

點評 本題第一問考查了密度的計算,明確氧氣的體積不變(氣體能充滿整個空間的特性)是關鍵;
第二問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用好隱含條件“溢出酒精的體積等于鐵塊的體積”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時,

①加熱過程中會看到燒杯底部出現(xiàn)一些較大的氣泡,有些氣泡沒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如圖甲.這些氣泡中也包含一些水蒸氣,氣泡里的水蒸氣因為發(fā)生了液化這種物態(tài)變化而消失了.
②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說明此時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圖丙是四名同學作出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其中正確的是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剛在進行實驗操作考試訓練時發(fā)現(xiàn),干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后,其輸出電壓會降低,他詢問老師后知道,舊干電池內部有較大的電阻(簡稱內阻),整個舊干電池相當于一個理想電池(無電阻)和一個電阻r串聯(lián)(如圖甲),為測出舊電池組的內阻,小剛設計了如圖乙電路,其中R為電阻箱.當開關閉合后,調節(jié)電阻箱R為14Ω時,電流表(其內阻忽略不計)的示數(shù)為0.2A,調節(jié)電阻箱R為29Ω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1A.求:
(1)求電源電阻r;
(2)當電阻箱電阻R調為17Ω時,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超市里小明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著一輛小車勻速運動,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小孩,連忙改用水平向左的力F使小車減速,請你畫出這輛小車減速運動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電熱器燒開一壺水用時16min,如果把它的電阻剪去一半接入同一電源處,燒開半壺水用時為4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明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序號液體深度/cm橡皮膜方向壓強計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5朝上4.9
25朝下4.9
35朝側面4.9
410朝側面9.7
515朝側面14.6
6酒精15朝側面11.8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序號為1、2、3 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2)比較序號3、4、5的三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同一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3)比較序號為5、6的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同一深度處,不同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圖B和C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比較圖C與E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3)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深度又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隨著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浮力的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4)在圖E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是2.4N.
(5)圖B中,水對杯底的壓強大于物體放入前水對杯底的壓強,比較圖C和E可知,水對杯底部的壓強小于鹽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通過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還能計算出:鹽水的密度是1.2×103kg/m3,物體的密度是4×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用一根普通的鋼鋸條,把它的一端夾在兩腿之間,用左手按著另一端的把子,將鋸條壓彎,并用提琴弓拉奏,可以演奏出明亮柔和的樂曲,這就是樂鋸.樂鋸是通過改變鋸條的彎曲程度來改變樂音的( 。
A.音色B.音調C.響度D.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眼鏡的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你認為這些水珠的形成是屬于(  )
A.熔化現(xiàn)象B.汽化現(xiàn)象C.液化現(xiàn)象D.凝華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