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修盤山公路時,常用軌道將建材由坡底送往坡頂(軌道可視為斜面).

(1)如圖所示,將建材由軌道底部送往頂部有甲、乙兩種方法,其中比較省力的是乙,機械效率較高的是甲;
(2)某次施工中采取乙方法,將重為3000N的貨物沿長36m、高10m的軌道,以1.2m/s的速度從坡底勻速運至坡頂,鋼繩的拉力為650N;
①將貨物運送到坡頂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②鋼繩自由端移動的路程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是多大?
③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3)提出一條提高該裝置機械效率的建議:在許可范圍內(nèi)每次多運送一些建材.

分析 (1)使用斜面的好處是可以省力;在有用功一定時,額外功越多,機械效率越低;
(2)①(1)已知貨物移動的速度和斜面長,利用t=$\frac{s}{v}$可求時間;
②采取乙方法,滑輪的繩子股數(shù)n=2,則根據(jù)s=2s′得到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路程;根據(jù)v′=nv求出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利用P=Fv求拉力的功率;
③根據(jù)W=Gh可求做的有用功,已知W=Pt求出求出總功,有用功除以總功就是機械效率;
(3)提高機械效率可以在提升的重物不變時減小額外功,或在保持機械不變的條件下,增大提升的物體重力.

解答 解:
(1)由圖知,甲圖使用斜面運送建材,可以省力;但乙圖在斜面的基礎上再利用動滑輪運送建材,相對于甲會更省力;
兩種方法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都要克服摩擦力做額外功,但乙圖中還要將動滑輪升高,做更多的額外功,所以甲的機械效率較高,乙的機械效率較低;
(2)①由v=$\frac{s}{t}$得:
貨物運送到坡頂所用的時間t=$\frac{s}{v}$=$\frac{36m}{1.2m/s}$=30s;
②采取乙方法,滑輪的繩子股數(shù)n=2,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2s′=2×36m=72m;
則繩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2v=2×1.2m/s=2.4m/s,
則由P=$\frac{W}{t}$=$\frac{Fs}{t}$=Fv可知:
拉力的功率P=Fv′=650N×2.4m/s=1560W;
③對貨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000N×10m=3×104J,
拉力的總功:W=Pt=1560W×30s=4.68×104J.
機械效率:η=$\frac{{W}_{有用}}{{W}_{總}}$×100%=$\frac{3×1{0}^{4}J}{4.68×1{0}^{4}J}$×100%≈64.1%.
(3)根據(jù)η=$\frac{{W}_{有用}}{{W}_{總}}$可知:提高機械效率可以在保持機械不變的條件下,增大提升的物體重力或在提升的重物不變時減小額外功.
所以,在許可范圍內(nèi)每次多運送一些建材(或減輕動滑輪的自重、或使接觸面更光滑一些).
答:(1)乙;甲;
(2)①將貨物運送到坡頂所用的時間是30s;
②鋼繩自由端移動的路程是72m;拉力的功率是1560W;
③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是64.1%;
(3)在許可范圍內(nèi)每次多運送一些建材.

點評 本題考查了斜面、動滑輪的特點、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計算,關鍵是公式的靈活運用和機械效率影響因素的理解與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撥動簧片,把小球與支座之間的金屬片彈出時,小球并沒有隨金屬片飛出.
(1)小球不動,是因為小球有慣性,利用相同的原理,請你舉一個生活中的實例:踢出去的足球繼續(xù)向前運動.
(2)請從運動和力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并回答.問題:為什么簧片會使金屬片飛出?,回答:彈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宇按照課本要求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關系,他設計的電路如圖所示.把兩只規(guī)格相同的燈泡組成并聯(lián)電路,把電流表分別接入到電路中的A、B、C處,測出它們的電流,填入下表:
實驗次數(shù)IA/AIB/AIC/A
10.120.120.24
20.240.240.48
30.280.280.56
(1)通過對上面數(shù)據(jù)的分析,小宇得出結論: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電流相等;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與其他同學交流后,小宇發(fā)現(xiàn)它的實驗結論不完全正確,他得出錯誤結論的根源在于使用相同規(guī)格的燈泡進行實驗.
(2)測量三次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guī)律,由表格可知,本實驗的缺陷是使用相同規(guī)格器材進行實驗;
(3)結合你用一個電流表做實驗時的體會,提出一條對本實驗的改進意見:用三個電流表同時接入電路,分別測出干路與支路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后,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 。
A.電壓表V2示數(shù)與V1示數(shù)的比值一定變小
B.電壓表V2示數(shù)與V1示數(shù)的比值一定不變
C.電壓表V1示數(shù)變化量與電流表A示數(shù)變化量的比值一定不變
D.電壓表V2示數(shù)變化量與電流表A示數(shù)變化量的比值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滑片P自a端向b端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與電流表A的示數(shù)之比變大
B.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1的示數(shù)變小,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大
C.電壓表V1的示數(shù)變小,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
D.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大,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將一只試管裝滿水銀后,倒插在水銀槽中,管頂高出水銀面20cm,在標準大氣壓下,管外水銀面上受到的大氣壓強是多少?管內(nèi)頂端的壓強是多少?若在試管頂部開一個小孔,將看到什么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g取10N/kg,水銀的密度為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是人眼的結構簡圖,如果長期近距離看書,將導致該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焦距比正常眼的要短.則下列關于此類眼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此類眼睛是遠視眼,應用凸透鏡矯正
B.此類眼睛是近視眼,應用凹透鏡矯正
C.遠處物體在此類眼睛成像,像將在視網(wǎng)膜前面
D.遠處物體在此類眼睛成像,像將在視網(wǎng)膜后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一個玻璃球在水中下沉的過程中,除了受到水的阻力之外,還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并且這兩個力的大小都不變(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電路圖:
(1)實驗中,在連接實物圖時,開關應斷開;選擇兩個小燈泡的規(guī)格應該是不相同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學實驗中的一組數(shù)據(jù):指出表格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中,明顯錯誤的數(shù)值 是:1.5,造成錯誤的原因是:看錯了電流表量程.
電表的位置ABC
電流I/A0.30.31.5
(3)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個串聯(lián)的小燈泡,一個很亮,一個發(fā)光微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B
A.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            B.兩個燈泡的電壓大小不同
C.發(fā)光微弱的燈泡的燈絲斷了              D.發(fā)光微弱的燈泡被短路
(4)使用電流表時,所測電流不得超過它的量程,必須使電流從它的+接線柱流進( 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