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凸透鏡的焦距是8cm,物體距凸透鏡20cm,則物體經(jīng)該凸透鏡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的實像 B. 正立的虛像 C. 縮小的虛像 D. 縮小的實像

【答案】D

【解析】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該凸透鏡的焦距是8cm,物體距凸透鏡20cm,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實像,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煤氣灶把2kg、初溫為20℃的水燒到70℃,消耗了20g煤氣.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 kg℃),煤氣的熱值為4.2×l07J/kg,則水吸收的熱量為 J,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 J,煤氣灶燒水的效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中,張超同學(xué)用一個電壓表、一個電流表、二個開關(guān)、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和一個標有“20Ω,1.5A”的滑動變阻器,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

(1)如果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于2W,電流表的量程選 A為宜;

(2)請用鉛筆畫線代替導(dǎo)線,按照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乙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連線不得交叉);

(3)在實驗中,若電壓表示數(shù)為2V,則燈泡的實際功率 額定功率(選填“>”、“<”或“=”);

(4)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接線柱應(yīng)是 .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V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4A,則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使汽車獲得動力的沖程是(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中是通過海綿的_________________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觀察甲乙兩圖能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選擇_________兩圖。

該實驗用到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位同學(xué)分別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先后測量某物體長度,下列記錄結(jié)果中正確的是

A. 2581 B. 2582dm C. 2582cm D. 2581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強在立定跳遠起跳時,用力向后蹬地,就能獲得向前的力,這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離開地面后,由于 ,他在空中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剛為了探究:壓強可能與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找到了下面器材:規(guī)格相同的兩塊海綿、三本字典。設(shè)計了下面的實驗:圖甲海綿平放在桌面上;圖乙海綿上平放一本字典;圖丙海綿上疊放兩本字典;圖丁海綿上立放一本字典;圖戊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過實驗圖甲、圖乙,可以得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剛是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壓強的。

(2)通過實驗圖乙、圖丙,可以得出:在____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越大,壓強越大。

(3)通過觀察圖___________、圖______________后得出: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4)設(shè)圖乙中字典對海綿的壓強是p乙,圖戊中字典對桌面的壓強是p,比較p______p。(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本實驗中用到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瓶裝飲料的瓶蓋的外緣常有一些豎條紋,這樣做是為了______,用手握住瓶子,讓瓶身保持豎直,如果增大握力,則瓶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變大/變小/不變).若向瓶中加水,則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將______(變大/變小/不變).在裝水的飲料瓶的側(cè)壁不同位置開小孔,如圖所示,越深的孔水流得越遠,該現(xiàn)象說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