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換用了較小的齒輪,是通過減小阻力臂達到省力的目的 | |
B. | 上坡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是向前的 | |
C. | 騎車上坡前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車的慣性以利于爬坡 | |
D. | 在騎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人與自行車的機械能總量增加 |
分析 (1)后輪的齒輪是個輪軸,其中輪提供動力、軸處是阻力;騎車上坡時,需要省力,所以應加大動力臂,即使用較大的齒輪.
(2)摩擦力的方向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明確自行車的后輪是驅動輪,相對地面是向后運動的.自行車的前輪是從動輪,相對地面向前運動.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4)動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速度有關,勢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高度有關,物體的機械能等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勢能之和;在上坡過程中要客服重力做功,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解答 解:
A、在上坡時,需要省力、費距離,因此要增大動力臂或減小阻力臂;車輪繞軸轉動,相當于一個杠桿.車輪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前的力,阻力臂是車輪半徑;動力是人通過鏈條傳遞給后軸的齒輪的力,動力臂是后軸的齒輪半徑;自行車上坡時所受阻力變大,而阻力臂不變,因此,增大動力臂可以減小所施加的動力,故應換用較大的后軸齒輪,所以A錯誤;
B、自行車的前輪相對地面向前運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摩擦力向后,所以B錯誤;
C、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騎自行車上坡前用力蹬車,不能改變質量的大小,因此慣性不變;故C錯誤;
B、騎自行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此過程中,人還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在騎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人與自行車的機械能總量增加,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類的選擇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難度雖不大,但卻涉及了多個方面的物理知識,因此,有了牢固的知識做基礎,才能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 | B | C | D | E | F | G | |
U滑/V | 4 | 3.75 | 3.43 | 3.00 | 2.40 | 1.50 | 0.00 |
I/A | 0.17 | 0.19 | 0.21 | 0.25 | 0.30 | 0.38 | 0.50 |
P滑/W | 0.68 | 0.71 | 0.72 | 0.72 | 0.57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紙的著火點比水的沸點高 | B. | 水沸騰溫度不變,但繼續(xù)吸熱 | ||
C. | 熱量都被水吸收了,紙沒有吸熱 | D. | 紙的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知道螞蟻用力的大小,不能判斷螞蟻對面包屑有沒有做功 | |
B. | 面包屑的機械能增加了,由此推斷螞蟻對面包屑有做功 | |
C. | 搬運時間越短,螞蟻對面包屑做的功就越多 | |
D. | 搬運時間越長,螞蟻對面包屑做的功就越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