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為了更容易爬坡,夕曉同學騎變速自行車(如圖)上坡前先用力蹬車以加快速度,然后又調節(jié)后軸變速齒輪使自行車勻速駛向坡頂.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換用了較小的齒輪,是通過減小阻力臂達到省力的目的
B.上坡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是向前的
C.騎車上坡前用力蹬車是為了增大車的慣性以利于爬坡
D.在騎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人與自行車的機械能總量增加

分析 (1)后輪的齒輪是個輪軸,其中輪提供動力、軸處是阻力;騎車上坡時,需要省力,所以應加大動力臂,即使用較大的齒輪.
(2)摩擦力的方向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明確自行車的后輪是驅動輪,相對地面是向后運動的.自行車的前輪是從動輪,相對地面向前運動.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4)動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速度有關,勢能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高度有關,物體的機械能等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勢能之和;在上坡過程中要客服重力做功,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解答 解:
A、在上坡時,需要省力、費距離,因此要增大動力臂或減小阻力臂;車輪繞軸轉動,相當于一個杠桿.車輪所受的摩擦力是向前的力,阻力臂是車輪半徑;動力是人通過鏈條傳遞給后軸的齒輪的力,動力臂是后軸的齒輪半徑;自行車上坡時所受阻力變大,而阻力臂不變,因此,增大動力臂可以減小所施加的動力,故應換用較大的后軸齒輪,所以A錯誤;
B、自行車的前輪相對地面向前運動,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摩擦力向后,所以B錯誤;
C、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騎自行車上坡前用力蹬車,不能改變質量的大小,因此慣性不變;故C錯誤;
B、騎自行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此過程中,人還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人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因此在騎車駛向坡頂?shù)倪^程中人與自行車的機械能總量增加,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此類的選擇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難度雖不大,但卻涉及了多個方面的物理知識,因此,有了牢固的知識做基礎,才能更好地解決此類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請你幫助扎西完成以下探究.
如圖1所示,扎西在進行“探究定值電阻功率與電流關系”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左”或“右”),定值電阻的功率、電路的總功率都會變大.那滑動變阻器的功率將會如何變化?

【猜想與假設】
電源的電壓為U,電路中的電流為I.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電壓為UR.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為R,電壓為U,功率為P
扎西認為,如果電源電壓恒定,那么:
UR=IR--------------------①
U=U-UR-----------②
將①代入②,有:U=U-IR------------③
P=IU-----------------④
將③代入④,有:P=-I2R+IU---------⑤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確的,那么當$\frac{{R}_{滑}}{R}$=1時,P會有最大值.
扎西希望通過實驗得到P=-I2R+IU的關系式,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實驗設計與過程】
扎西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設計了實驗:
步驟一,重新設計電路如圖2所示,并更換實驗器材,確保電路中各元件都能正常工作.
步驟二,將滑動變阻器的線圈等分成6段,并在線圈上作出ABCDEFG七個標記.
步驟三,檢查無誤,將變阻器的滑片置于A位置(填字母).閉合電路,分別測量滑片位于各位置時,變阻器的電壓和電流,填入下表.
步驟四,實驗結束,整理器材.
【分析論證】
ABCDEFG
U/V43.753.433.002.401.500.00
I/A0.170.190.210.250.300.380.50
P/W0.680.710.720.720.570
(1)表格中未完成部分為0.75W;
(2)扎西設計了一個坐標系,利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其中繪出了U與I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3所示.
請你利用數(shù)學中的知識,找到U與I的函數(shù)關系:U=-12I+6;
(3)將(2)中的U表達式代入P=IU中,得到了P與I的函數(shù)關系:
P=-12I2+6I.在這個電路中,P可以達到的最大值為0.75W.
【實驗評估】
通過實驗,扎西已經得到了與猜想中形式相似的數(shù)學關系.但是扎西認為目前還無法判斷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那么他還需要做什么?應更換不同規(guī)格的變阻器多測幾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提示:對于y=ax2+bx+c,頂點坐標為(-$\frac{2a}$,$\frac{4ac-^{2}}{4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判斷圖中,各表面受到的壓力的大小,已知物體A的重力GA=10N,物體B的重力GB=20N,F(xiàn)=20N,F(xiàn)1=15N

甲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10N;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30N;
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30N;丁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5N;戊圖中頂面受到的壓力是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餐館里有一道名為“紙鍋燒豆腐”的菜.如圖,紙鍋里的豆腐燒熟了,紙卻不會被燒掉.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紙的著火點比水的沸點高B.水沸騰溫度不變,但繼續(xù)吸熱
C.熱量都被水吸收了,紙沒有吸熱D.紙的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甲、乙兩位同學做“拔河”游戲.兩人分別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長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兩側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處的粗糙程度相同,兩位同學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塊磚,請判斷哪位同學將凳子拉向自己,說明判斷的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某打年糕工具的結構示意圖.桿AB可繞O點轉動,桿左端柱形連桿及槌頭的長度AD、連桿AO與桿右側的OB均為1米,桿AB及AD細桿部分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計,圓柱形槌頭較重,重心在D點上.
(1)制作打年糕工具時,為了使作用在B點的力F更小,在其它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支點O的位置,應將O點更靠近A端.
(2)在圖示狀態(tài)下,若作用在B點的動力F方向始終豎直向下,則桿從水平位置緩慢轉動45°角的過程中,動力F大小的變化是增大.
(3)若槌頭重10Kg,每次B端順時針轉動45°角就可松開打年糕一次,請問打一次年糕需要克服槌頭重力至少做100焦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圖(A)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B)中的各電路元件連接成電路.(要求:連線不能交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同學用水平向右大小為100N的力,推一個質量為20kg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前進.若木箱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車重的0.4倍,求:
(1)木箱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是多大?
(2)在豎直方向所受的合力是多大?
(3)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要使木箱仍然沿水平地面勻速直線運動,則木箱所受水平推力是多大?(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一只螞蟻把一塊面包屑從平地搬上1m的高處,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不知道螞蟻用力的大小,不能判斷螞蟻對面包屑有沒有做功
B.面包屑的機械能增加了,由此推斷螞蟻對面包屑有做功
C.搬運時間越短,螞蟻對面包屑做的功就越多
D.搬運時間越長,螞蟻對面包屑做的功就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