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學化學常見物質(zhì)A~I的轉(zhuǎn)化關系如框圖所示,其中A為化合物,B為常見金屬單質(zhì),H的焰色反應為黃色,Y不使品紅溶液褪色。(部分反應條件、溶劑及產(chǎn)物已略去)
(1)反應①、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有含0.10 mol H的溶液,要使其轉(zhuǎn)化成含0.10 mol F的溶液,則:
①若只能加入0.050 mol的某物質(zhì),該物質(zh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寫1種)。
②若只能加入0.10 mol的某物質(zhì),該物質(zh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寫1種)。
【答案】2Na2O2+ 2H2O=4Na++ 4OH- +O2↑ AlO2- + 2H2O +CO2=Al(OH)3↓+ HCO3- Na2O或Na2O2 NaOH或Na
【解析】
由H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則含有鈉元素,且能與F在加熱與過量的y之間相互轉(zhuǎn)化,則H為NaHCO3,F為Na2CO3,氣體Y為CO2,溶液D為NaOH,化合物A能與液體x反應生成NaOH和氣體C,那么A為Na2O2,液體x為H2O;因為B為金屬單質(zhì),固體E為金屬氧化物且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則B為Al,E為Al2O3,G為NaAlO2,向NaAlO2通入二氧化碳產(chǎn)生Al(OH)3和NaHCO3,所以I為Al(OH)3,據(jù)此回答。
(1)反應①是Na2O2與H2O反應,所以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Na2O2+ 2H2O=4Na++ 4OH- +O2↑;反應②是向NaAlO2通入二氧化碳,所以離子反應方程式為:AlO2- + 2H2O +CO2=Al(OH)3↓+ HCO3-;
(2)由分析可知①Na2O或Na2O2,②NaOH或N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11.7 g氯化鈉晶體溶于水中Na+ 的數(shù)目為0.2 NA
B.19.6 g硫酸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0.2 NA
C.標況下,1.12 L水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0.15 NA
D.0.1mol·L-1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 的數(shù)目為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探究0.25mol/LAl2(SO4)3溶液與0.5mol/LNa2CO3溶液的反應,實驗如下。
實驗1 | |
實驗2 |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實驗1中,白色沉淀a是Al2(CO3)3
B. 實驗2中,白色沉淀b一定是Al2(OH)2(CO3)2
C. 檢驗白色沉淀a、b是否洗滌干凈,均可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D. 實驗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與混合后溶液的pH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某實驗小組為了證明SO2和Cl2的漂白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儀器a的名稱是 _________。
(2)利用圖中E裝置進行實驗室制備Cl2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反應開始后,發(fā)現(xiàn)B、D兩個試管中的品紅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氣后,給B、D兩個試管中的液體加熱,B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4)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II.該小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發(fā)生反應,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其中裝置A制取氯氣,裝置C制取SO2:
(1)甲同學認為若SO2和Cl2反應,則應有Cl-生成,只要檢驗到生成的Cl-即可,甲取適量B中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乙同學認為甲同學的結論不合理,認為應該在裝置A、B間增加一個洗氣瓶,然后再按甲同學的方法實驗即可得到正確結論。洗氣瓶中盛有的試劑是_________。
(3)丙同學認為按乙同學的建議改進實驗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學取BaCl2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反應后B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確結論:SO2與Cl2同時通入水中能相互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煉鐵的還原劑CO是由焦炭和CO2反應而得�,F(xiàn)將焦炭和CO2放入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高溫下進行下列反應:C(s)+CO2(g)2CO(g) △H=Q kJ/mol。圖為CO2、CO的物質(zhì)的量n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1min,v(CO)=1 mol/(L·min);1~3min時,v(CO)=v(CO2)
B.當容器內(nèi)的壓強不變時,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且
C.3min時溫度由T1升高到T2,則Q>0,再達平衡時
D.5min時再充入一定量的CO,a、d曲線分別表示n(CO)、n(CO2)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工業(yè)三烯”即乙烯、丙烯、1,3-丁二烯等,最近有科學家發(fā)現(xiàn)正丁烷()脫氫或不完全氧化也可制得1,3-丁二烯(
),已知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
②=
③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②可知,正丁烷()的燃燒熱為
B.由①和②可知,同質(zhì)量的正丁烷()轉(zhuǎn)變?yōu)?/span>1,3-丁二烯(
)所需要的能量相同
C. H2SO4(aq)+
Ba(OH)2(aq)-
BaSO4(s)+H2O(l)
D.由①和②可推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Y、Z、W四種物質(zhì)存在如圖轉(zhuǎn)化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若W是一種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則X可能為
B.若W為強堿,Y為白色難溶于水的固體,則工業(yè)上可以電解X的水溶液來制取其中所含的金屬
C.若W固體俗稱干冰,則Y晶體中的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
D.若W是,則Y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70g過氧化鈉和氧化鈉混合物與98g水充分反應,所得溶液恰好能被含硫酸98g的酸溶液中和,求:
(1)原混合物中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別是多少?___
(2)所得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四苯基乙烯(TFE)及其衍生物具有誘導發(fā)光特性,在光電材料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以下是TFE的兩條合成路線(部分試劑及反應條件省略):
已知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TFE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
(2)A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
(3)A→B,E→F的反應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D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