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完成各小題.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
3
4
(1)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的元素
 
,(填元素編號),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
 
.金屬性最強的單質(zhì)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①③⑤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
 
.(填元素編號)
(3)①③⑤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填元素編號)
(4)某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既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能與堿反應生成鹽與水,該元素名稱為
 
.向該元素和⑧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溶液中,緩緩滴加NaOH至過量,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5)銅與元素周期表中26號元素的單質(zhì)作電極材料,三氯化鐵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形成原電池,則負極材料為
 
.正極反應方程式為
 
,該原電池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考點:位置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為Na、②為K、③為Mg、④為Ca、⑤為Al、⑥為C、⑦為O、⑧為Cl、⑨為Br、⑩為Ar、?為F.
(1)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屬性減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屬性增強,故上述元素中K的金屬性最強,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與氫氣;
(2)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越強;
(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
(4)氫氧化鋁能與強酸、強堿反應生成鹽與水,氯化鋁溶液中緩緩滴加NaOH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后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反應而溶解;
(5)26號元素為Fe,三氯化鐵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形成原電池,原電池負極材料為叫活潑金屬,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以此解答.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為Na、②為K、③為Mg、④為Ca、⑤為Al、⑥為C、⑦為O、⑧為Cl、⑨為Br、⑩為Ar、?為F.
(1)稀有氣體Ar的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弱,故上述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為F,K的金屬性最強,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與氫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K+2H2O=2K++2OH-+O2↑,故答案為:⑩;?; 2K+2H2O═2K++2OH-+H2↑;
(2)金屬性Na>Mg>Al,故堿性NaOH>Mg(OH)2>Al(OH)3,故答案為:①;
(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故原子半徑為Na>Mg>Al,故答案為:①③⑤;
(4)氫氧化鋁能與強酸、強堿反應生成鹽與水,氯化鋁溶液中緩緩滴加NaOH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后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反應而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4OH-=AlO2-+2H2O,故答案為:鋁 Al3++4OH-=AlO2-+2H2O;
(5)26號元素為Fe,三氯化鐵溶液為電解質(zhì)溶液形成原電池,原電池負極材料為叫活潑金屬,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方程式為Fe3++e-=Fe2+,負極為鐵被氧化,該原電池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2+,
故答案為:鐵;Fe3++e-=Fe2+,F(xiàn)e+2Fe3+=3Fe2+
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周期律,為高頻考點,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難度不大,注意對元素周期表的整體把握,理解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時,NaCl溶解于水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 。
實驗序號加入水的質(zhì)量/gNaCl質(zhì)量/g未溶的NaCl質(zhì)量/g
1042
2040
3040
A、實驗①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
B、實驗②所得溶液為飽和溶液
C、20℃時NaCl的溶解度為2g
D、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O是現(xiàn)代化工生產(chǎn)的基礎原料,下列有關問題都和CO的使用有關.
(1)人們利用CO能與金屬鎳反應,生成四羰基鎳,然后將四羰基鎳分解從而實現(xiàn)鎳的提純,最后可以得到純度達99.9%的高純鎳.具體反應為:Ni(s)+4CO(g)Ni(CO)4(g)
該反應的△H
 
0(選填“>”或“=”或“<”.
(2)工業(yè)上可利用CO生產(chǎn)乙醇:
2CO(g)+4H2(g)?CH3CH2OH(g)+H2O(g)△H1
有已知:H2O(1)═H2O(g)△H2
CO(g)+H 2 O(g)?CO2(g)+H2(g)△H3
工業(yè)上也可利用CO2與H2(g)為原料合成乙醇:
2CO2(g)+6H2(g)?CH3CH2OH(g)+3H2O(1)△H
則:△H與△H1、△H2、△H3之間的關系是:△H=
 

(3)-定條件下,H2、CO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4H2(g)+2CO(g)?CH3OCH3(g)+H2O(g)
下列選項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的有
 

A.2v(H2)=v (CO)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內(nèi)的壓強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E.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4)工業(yè)可采用CO與H2反應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應如下:CO(g)+2H2(g)?CH3OH(g)
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a)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1)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應為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②A、B、C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Ka、Kb、Kc的大小關系 為
 

③若達到平衡狀態(tài)A時,容器的體積為10L,則在平衡 狀態(tài)B時容器的體積為
 
L.
④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 (圖2)所示,實際生產(chǎn)時條件控制在250°C、1.3×104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下列操作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偏低的是( 。
A、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據(jù)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
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A
2DEGI
3BCFH
(1)表中元素,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的是
 
,只有負價而無正價的是
 
,氧化性最強的單質(zhì)是
 
,還原性最強的單質(zhì)是
 
;
(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最強的是
 
,酸性最強的是
 
,呈兩性的是
 
;
(3)A分別與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穩(wěn)定的是
 
;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測定結(jié)果偏小,該溶液一定呈酸性
B、“中和滴定”實驗中,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必須用待裝液潤洗后方可使用,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即可使用
C、將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適量乙醇,振蕩后靜置,能將碘萃取到乙醇中
D、將氫氧化鈉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鐵飽和溶液中,邊滴邊攪拌,可獲得氫氧化鐵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做原電池原理的實驗時,有如下實驗步驟:
①用導線將靈敏電流計的兩端分別與純凈的鋅片和銅片相連接(如圖1);
②把一塊純凈的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
③把一塊純凈的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
④用導線把鋅片和銅片連接起來后,再平行地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如圖2).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①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2)實驗步驟②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實驗步驟③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4)實驗步驟④中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5)通過實驗步驟④該同學頭腦中有了一個猜想(或假設),該猜想是
 

(6)為了證實該猜想,該同學又設計了第⑤步實驗,請簡要敘述該同學的實驗原理并畫出第⑤步實驗的裝置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25℃時欲使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3mol/L,配制1L溶液,應向其中加入5.0mol/L-1的鹽酸
 
L,或加入NaOH晶體
 
g
(Ⅱ)現(xiàn)有25℃時0.1mol/L-1的氨水,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此時溶液中
c(OH-)
c(NH3?H2O)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時c(NH
 
+
4
)=a mol?L-1,則c(SO
 
2-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述實驗不能達到預期實驗目的是( 。
序號實驗內(nèi)容實驗目的
A.向AgCl懸濁液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證明AgCl沉淀能轉(zhuǎn)化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B.將FeCl3溶液微熱證明水解反應△H>0
C.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證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強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再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并加熱驗證淀粉已水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