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101 kPa下,稀的強酸與強堿溶液反應(yīng)的中和熱為57.3 kJ/mol。

(1)寫出表示稀硫酸與稀燒堿溶液發(fā)生反應(yīng)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學生甲用稀硫酸與稀燒堿溶液測定中和熱裝置如圖。

①實驗時所需的玻璃儀器除燒杯、量筒外還需: 。

②該裝置中有一處錯誤是: ,如果用該錯誤裝置測定,結(jié)果會 (填“偏

高”“偏低”“無影響”)

③如果,該生用50 mL 0.25 mol/L的稀硫酸與50 mL 0.55 mol/L的稀燒堿溶液,他用試劑的用量的理

由是: 。在該實驗中需要測定某種數(shù)據(jù),

完成一次實驗,需要測定該數(shù)據(jù)的次數(shù)為 次。

(3)學生乙用2 mol/L的硫酸來測定與鋅粒和鋅粉反應(yīng)的快慢,設(shè)計如圖(Ⅰ)裝置:

圖Ⅰ 圖Ⅱ

①該生兩次實驗測定時間均設(shè)定為10 min,那么他還要測定的另一個數(shù)據(jù)是:

②如果將圖Ⅰ裝置中的氣體收集裝置改為圖Ⅱ,實驗完畢待冷卻后,該生準備讀取滴定管上液面所處的刻度數(shù),發(fā)現(xiàn)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應(yīng)先采取的操作是: 。③該實驗結(jié)果中,你估計與酸反應(yīng)較快的是 。

 

(1) 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 (g) ΔH=-57.3 kJ/mol (2)① 溫度計、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② 未用硬紙板(或塑料板)蓋住燒杯 偏低 ③ 保證硫酸完全反應(yīng) 3 (3)①測定相同條件下氫氣的體積 ②向下移動滴定管,直到兩邊液面相平 ③鋅粉

【解析】

試題解析:(1)中和熱是在一定條件下,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反應(yīng)生成1mol水時所放出的熱量,所以該反應(yīng)的熱化學方程式是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 ΔH=-57.3 kJ/mol。(2)①由于需要測量溶液的溫度以及反應(yīng)還需要攪拌,所以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有溫度計、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②根據(jù)裝置圖可知實驗中沒有用硬紙板(或塑料板)蓋住燒杯,這樣就會導致熱量的損失,實驗測定結(jié)果會偏低。③氫氧化鈉過量可以保證硫酸完全反應(yīng),從而減少實驗誤差。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溶液的溫度,因此至少需要測量3次,即反應(yīng)前酸和堿的溶液溫度,以及反應(yīng)后溶液的溫度。(3)①要比較反應(yīng)速率的大小,除了測量時間外,還需要測定相同條件下生成氫氣的體積。②由于氣體的體積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所以必須保證氣體的壓強和大氣壓是相同的,因此正確的操作是向下移動滴定管,直到兩邊液面相平。③由于鋅粉的表面積大,反應(yīng)速率快,即反應(yīng)速率較快的是鋅粉。

考點: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中和熱的測定以及影響反應(yīng)速率的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yīng)2N2O5(g)? 4NO2(g)+ O2(g)中,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NO2)隨時間變化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0

5

10

15

20

25

c(NO2)/(mol·L-1)

0

0.020

0.032

0.038

0.040

0.040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該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c(NO2)為

A.0.020mol·L-1 B.0.032mol·L-1 C.0.038mol·L-1 D.0.04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第一學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30mL 0.5 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釋到500 mL,稀釋后溶液中Na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A.0.03 mol/L B.0.3 mol/L C.0.05 mol/L D.0.04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用上圖裝置加熱碳酸氫鈉粉末

B.蒸餾時,應(yīng)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支管口

C.過濾時,若發(fā)現(xiàn)濾液渾濁,應(yīng)更換濾紙,重新過濾

D.制備Fe(OH)3膠體是向盛有沸水的燒杯中滴加FeCl3飽和溶液并長時間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一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根本區(qū)別是

A.是否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

B.分散質(zhì)粒子直徑的大小

C.分散質(zhì)粒子能否透過濾紙

D.是否均一、穩(wěn)定、透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東莞市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1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2= ―Q2 KJ/mol, 2H2(g)+O2(g)==2H2O(1) △H3 = ―Q3KJ/mol

常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L(已折合成標準狀況),經(jīng)完全燃燒后恢復(fù)至常溫,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出的熱量為(0.4Q1+0.05Q3)KJ/mol

B.放出的熱量為(0.4Q1+0.05Q2)KJ/mol

C.△H2 > △H3

D.△H2 <△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東莞市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反應(yīng):①101 kPa時,2C(s)+O2(g)====2CO(g);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

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1

B.①的反應(yīng)熱為221 kJ·mol-1

C.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yīng)的中和熱為-57.3 kJ·mol-1

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yīng)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體積X2氣體與3體積Y2氣體化合生成2體積

某氣體,則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 )

A.XY3 B.XY C.X3Y D.X2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大學附中第一學期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合物跟溴和鐵粉反應(yīng),氫原子被取代,所得一溴代物C8H9Br有二種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