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向一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2molA和0.2molB,一定條件下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A(g)+B(g)?3C(g)+D(g)  (△H<0)經過30min反應達到平衡.
(1)升高溫度,v(正)<v(逆)(填“>”“<”或“=”),平衡逆反應移動(填“正反應”“逆反應”或“不移動”).
(2)加入催化劑,v(正)增大、v(逆)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反應的平衡常數K=$\frac{{c}^{3}(C)}{{c}^{2}(A).c(B)}$(寫表達式),升高溫度K減。ㄌ睢霸龃蟆薄皽p小”或“不變”)
(4)若平衡時A的濃度為0.02mol/L,則A的轉化率為:80%,反應速率v(C)=0.0405mol/(L.min)mol/(L•min).
(5)若開始時加入0.1mol B、0.3mol C、0.1mol D,保持溫度、容積不變,平衡時c(A)=0.02mol/L(填“>”“<”或“=”,下同)
(6)若將容器體積變?yōu)?L,保持溫度不變再次達到平衡時,c(A)>0.04mol/L.

分析 (1)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動;
(2)催化劑能同等程度的改變正逆反應速率;
(3)化學平衡常數K=$\frac{{c}^{3}(C)}{{c}^{2}(A).c(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4)平衡時A的濃度為0.02mol/L,剩余A的物質的量=0.02mol/L×2L=0.04mol,A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frac{0.2mol-0.02mol/L×2L}{2L}}{30min}$=0.0027mol/(L.min),根據同一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得C的反應速率為;
(5)將D、C完全轉化為A、B知,生成A、B物質的量分別是0.2molA、0.1molB,所以與原來加入A、B的物質的量相等,則為等效平衡;
(6)減小容器體積,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

解答 解:(1)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v(正)<v(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答案為:<;逆反應;
(2)催化劑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應速率但平衡不移動,故答案為:增大;增大;
(3)化學平衡常數K=$\frac{{c}^{3}(C)}{{c}^{2}(A).c(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生成物濃度降低、反應物濃度增大,所以平衡常數減小,
故答案為:$\frac{{c}^{3}(C)}{{c}^{2}(A).c(B)}$;減;
(4)平衡時A的濃度為0.02mol/L,剩余A的物質的量=0.02mol/L×2L=0.04mol,A的轉化率=$\frac{0.2mol-0.04mol}{0.2mol}×100%$=80%,A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frac{0.2mol-0.02mol/L×2L}{2L}}{30min}$=0.0027mol/(L.min),根據同一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各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計算C的反應速率0.0405mol/(L.min),
故答案為:80%;0.0405mol/(L.min);
(5)將D、C完全轉化為A、B知,生成A、B物質的量分別是0.2molA、0.1molB,所以與原來加入A、B的物質的量相等,則為等效平衡,所以c(A)=0.02mol/L,
故答案為:=;
(6)減小容器體積,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則c(A)>0.04mol/L,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化學平衡影響因素等知識點,側重考查分析計算能力,會根據反應方程式特點確定平衡移動方向,難點是平衡有關計算,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下列是部分短周期中第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
元素代號
原子半徑(nm)0.1860.1600.1520.1430.1100.0990.0750.074
主要化合價+1+2+1+3+5、-3+7、-1+5、-3-2
回答下列問題:
(1)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第二周期第ⅥA族.
(2)8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ClO4(填化學式).
(3)①元素和⑥元素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4)寫出④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⑥的氫化物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BD(填字母).
A.③、④處于不同周期
B.②的陽離子與⑧的陰離子的核外電子數相等
C.⑥在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
D.⑤元素與⑦元素兩者核電荷數之差是8
E.①與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已知:①CH3CH═CHCH2CH3$→_{②H_{3}O+}^{①KMnO_{4}、OH-}$CH3COOH+CH3CH2COOH
②R-CH═CH2$→_{過氧化物}^{HBr}$R-CH2-CH2-Br,香豆素的主要成分是芳香內酯A,A經下列步驟轉化為水楊酸.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的結構簡式
(2)B分子中有2個含氧官能團,分別為羧基和羧基(填官能團名稱),B→C的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
(3)在上述轉化過程中,反應步驟B→C的目的是保護酚羥基,使之不被氧化.
(4)下列有關A、B、C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c(填序號).
a.C的核磁共振氫譜中共有8組峰           
b.A、B、C均可發(fā)生加聚反應
c.1mol A最多能與5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B能與濃溴水發(fā)生取代反應
(5)化合物D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一類同分異構體是苯的對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產物之一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請寫出其中一種的結構簡式:
(6)寫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7)寫出以為原料制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用),在方框中填出相應的物質,并在括號注明反應條件.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鋁是一種高能量載體,是開發(fā)電池的理想電極材料.如圖所示的室溫鋁二次電池,采用有機陽離子(EMlm)和 AlCl4-組成的離子液體為電解液,有關反應為Al+Mn2O4$?_{充電}^{放電}$AlMn2O4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池放電時,Ac-4-向Y極擴散
B.電池放電時,X是正極
C.電池充電時X極的反應為:4Al2Cl7-+3e-=Al+7AlCl4-
D.鋁作為負極材料的比能量高于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圖示中,表示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圖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3個,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是c>b>a>d
B.c的氫化物比a的氫化物穩(wěn)定
C.b和d可結合成bd32-和bd42-陰離子
D.a、b、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關系是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是實驗室制取乙炔氣體并驗證其性質的裝置.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分液漏斗.
(2)實驗室制取乙炔的化學方程式為CaC2+2H2O=Ca(OH)2+C2H2↑.
(3)①中用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適當減緩反應速率,得到平穩(wěn)的乙炔氣流.
(4)試管Ⅰ中應盛放CuSO4或NaOH溶液來除去乙炔氣體中混有的H2S等雜質氣體.
(5)圖中乙炔依次通入兩種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的現象為溶液褪色,發(fā)生反應的類型是氧化反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現象為溶液褪色,發(fā)生反應的類型是加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已知鋅與稀鹽酸反應放熱.某學生為了探究其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所用稀鹽酸濃度為1.00mol•L-1、2.00mol•L-1,鋅有細顆粒與粗顆粒兩種規(guī)格,用量為6.50g.實驗溫度為298K、308K,每次實驗稀鹽酸的用量為25.0mL.
(1)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填寫表格中空白項),并在實驗目的一欄中填出對應的實驗編號:
編號T/K鋅規(guī)格鹽酸濃度/mol•L-1實驗目的
298粗顆粒2.00(Ⅰ)實驗①和②探究鹽酸濃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Ⅱ)實驗①和③探究溫度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Ⅲ)實驗①和④探究鋅規(guī)格(粗、細)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
298  
308  
298  
(2)實驗①記錄如下:
時間(S)102030405060708090100
氫氣體積
(ml)
16.839.267.2224420492.8520.8543.2554.4560
①計算在30-40s范圍內鹽酸的平均反應速率v(HCl)=0.56mol/(L•s).(忽略溶液體積變化,不需要寫出計算過程).
②反應速率最大的時間段(即0~10S、10~20S、20~30S、30~40S、40~50S…)為40~50S,可能原因是反應放熱;
③反應速率最小的時間段為90~100s,可能原因是鹽酸濃度降低.
(3)另一學生也做同樣的實驗,由于反應太快,測量氫氣的體積時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硫酸溶液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以減慢反應速率:
A.蒸餾水    B.CuCl2溶液    C.NaCl溶液
你認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AC(填相應字母);
(4)已知某溫度時,在2L容器中X、Y、Z三種物質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右圖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5)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①定性分析:如圖甲可通過觀察生成氣泡的快慢判斷,
②定量分析:如圖乙所示,實驗時均以生成40mL氣體為準,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實驗中需要測量的數據是產生40ml氣體所需要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草酸亞鐵(FeC2O4)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加熱草酸亞鐵可得到CO、CO2和FeO.某研究小組欲在實驗室中通過實驗驗證上述結論的正確性,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加熱儀器未畫出).

(1)確定該裝置氣密性良好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用酒精燈微熱A處的硬質玻璃管,觀察到F處有氣泡產生,停止加熱后觀察到F中的導管內有一端水柱;該套裝置中有明顯的不足之處,不足之處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
(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2O4$\frac{\underline{\;\;△\;\;}}{\;}$CO2↑+CO↑+FeO;
(3)A、E兩外均需要加熱,其加熱的先后順序是先加熱A,后加熱E;裝置B的作用是檢驗并除去CO2;C的作用是檢驗CO2是否除盡;D中試劑是濃硫酸,若不是通過觀察E中現象的變化來判斷氣體產物中有CO,則判斷氣體產物中有CO的實驗現象是C中無明顯現象而F中石灰水變渾濁;
(4)某同學取適量的A中已充分分解后的固體溶于已除去溶解氧的純稀硫酸中,無意中他將幾滴KSCN溶液加入到該溶液中,結果發(fā)現溶液變紅色,經過思考后他認為導致溶液變紅色的原因可能是:①生成的FeO被O2氧化;②草酸亞鐵中混有+3價的鐵的化合物.為驗證假設①的正確性,只需要對上述裝置進行改進即可,改進的方法是將A中硬質玻璃管的橡皮塞改為連接有導管及止水夾的橡皮塞,加熱A處前先向裝置內通入一段時間的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