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H、C、N、O、F都是重要的非金屬元素,Fe、Cu是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金屬。

(1)Fe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個電子,該分子中σ鍵與π鍵的個數(shù)比為    。 

(3)C、N、O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用元素符號表示)    。 

(4)在測定HF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時,實驗測得值一般高于理論值,其主要原因是                                                

                                                       。 

(5)C、N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3N4形成的原子晶體,結(jié)構(gòu)類似金剛石,甚至硬度超過金剛石,其原因是                               

                                                       。 

(6)如圖為石墨晶胞結(jié)構(gòu)示意圖,該晶胞中含有C原子的個數(shù)為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正確掌握化學用語是學好化學的基礎(chǔ),下列有關(guān)表述正確的是

A.H、D、T互為同素異形體

B.氨分子中的化學鍵為非極性共價鍵(     ) 

C.NH4Cl的電子式:

D.S2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鋅是一種應(yīng)用廣泛的金屬,目前工業(yè)上主要采用“濕法”工藝冶煉鋅。某含鋅礦的主要成分為ZnS(還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為原料冶煉鋅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硫化鋅精礦的焙燒在氧氣氣氛的沸騰爐中進行,所產(chǎn)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

(2)焙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塵煙氣可凈化制酸,該酸可用于后續(xù)的_______操作.

(3)浸出液“凈化”過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質(zhì)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電解沉積過程中的陰極采用鋁板,陽極采用Pb-Ag合金惰性電極,陽極逸出的氣體是____。

(5)改進的鋅冶煉工藝,采用了“氧壓酸浸”的全濕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導致空氣污染的焙燒過程,又可獲得一種有工業(yè)價值的非金屬單質(zhì)!把鯄核峤敝邪l(fā)生的主要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國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藝冶煉鋅。明代宋應(yīng)星著的《天工開物》中有關(guān)于 “升煉倭鉛”的記載:“爐甘石十斤,裝載入一泥罐內(nèi),……,然后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fā)火煅紅,……,冷淀,毀罐取出,……,即倭鉛也!痹摕掍\工藝過程主要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注:爐甘石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鋅,倭鉛是指金屬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的5種非金屬元素,A的原子半徑在所有原子中最小,B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且與B同周期,D與B同主族,E在C的下一周期,且是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回答下列問題:

(1)由A、B、C、E四種元素中的兩種元素可形成多種分子,下列分子①BC2、贐A4 ③A2C2、蹷E4,其中屬于極性分子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C的氫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氫化物沸點還要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B、C兩元素都能和A元素組成兩種常見的溶劑,其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DE4在前者中的溶解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在后者中的溶解性。

(4)BA4、BE4和DE4的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5)A、C、E三種元素可形成多種含氧酸,如AEC、AEC2、AEC3、AEC4等,以上列舉的四種酸其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石墨烯(如圖甲)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gòu)成的平面結(jié)構(gòu)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結(jié)構(gòu)會發(fā)生改變,轉(zhuǎn)化為氧化石墨烯(如圖乙).

(1)圖甲中,1號C與相鄰C形成σ鍵的個數(shù)為 _________ 

(2)圖乙中,1號C的雜化方式是 _________ ,該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 _________ (填“>”“<”或“=”)圖甲中1號C與相鄰C形成的鍵角.

(3)若將圖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則氧化石墨烯中可與H2O形成氫鍵的原子有 _________ (填元素符號).

(4)石墨烯可轉(zhuǎn)化為富勒烯(C60),某金屬M與C60可制備一種低溫超導材料,晶胞如圖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與內(nèi)部,該晶胞中M原子的個數(shù)為 _________ ,該材料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決定物質(zhì)性質(zhì)的重要因素是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A和B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電離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 817

2 745

11 578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A通常顯    價,A的電負性    B的電負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約為399 kJ·mol-1。根據(jù)下表有關(guān)蛋白質(zhì)分子中重要化學鍵的信息,說明人體長時間照射紫外光后皮膚易受傷害的原因                                                

                                                       。 

組成蛋白質(zhì)的最簡單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雜化類型是    。 

共價鍵

C—C

C—N

C—S

鍵能/kJ·mol-1

347

305

259

 (3)實驗證明:KCl、MgO、CaO、TiN這4種晶體的結(jié)構(gòu)與NaCl晶體結(jié)構(gòu)相似(如圖所示),已知3種離子晶體的晶格能數(shù)據(jù)如下表:

離子晶體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 401

則該4種離子晶體(不包括NaCl)熔點從高到低的順序是:    。其中MgO晶體中一個Mg2+周圍和它最鄰近且等距離的Mg2+    個。 

(4)金屬陽離子含未成對電子越多,則磁性越大,磁記錄性能越好。離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適合作錄音帶磁粉原料的是    。 

(5)某配合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其分子內(nèi)不含有   (填序號)。 

A.離子鍵                B.極性鍵

C.金屬鍵                D.配位鍵

E.氫鍵              F.非極性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A、B、C、D、E五種元素,A是短周期中族序數(shù)等于周期數(shù)的非金屬元素;B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電子,其基態(tài)原子每種軌道中電子數(shù)相同;C元素的價電子構(gòu)型為nsnnpn+1;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之比為3∶1;E是地殼中含量僅次于鋁的金屬元素,其合金用途最廣,用量最大。

(1)B與D形成的非極性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孤對電子數(shù)是________,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

(2)A分別與B、C、D能形成電子數(shù)為10的化合物,它們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寫分子式),它們的穩(wěn)定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分子式)。

(3)分子ABC、BA2D的空間構(gòu)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4)B、C、D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5)C的單質(zhì)分子中存在________個π鍵、________個σ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標準狀況下)的Cl2,測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應(yīng)過程中溶液的體積變化不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溶液中c(Br)=0.4mol/L       B.反應(yīng)后溶液中c(Fe3+)=c(Fe2+)  

C.反應(yīng)后溶液中c(Fe3+)=0.1mol/L   D.原溶液的濃度為0.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5 ℃、101 kPa條件下,將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氣體中,使其完全燃燒,干燥后,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和壓強。

(1)若剩余氣體的體積是15 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體中:

V(CO)=________L, V(H2)=________L。

(2)若剩余氣體的體積為a L,則原CO和H2的混合氣體中,

V(CO)∶V(H2)=________________。

(3)若剩余氣體的體積為a L,則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