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薊素是一種新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結構如右下圖所示。
下列有關洋薊索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B.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應
C.與溴水反應時,1 mol洋薊素最多可以消耗7mol溴單質
D.1 mol洋薊素最多可與9molNaOH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標準狀況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個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對這四種氣體的關系從大到小表達錯誤的是
|
C.質量②>③>①>④ D.氫原子個數(shù)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放熱反應可能開始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
B. 只有達到活化能的分子才能發(fā)生有效碰撞
C. 燃煤火電廠能量轉換過程是: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
D. 增加煉鐵高爐的高度,可以降低高爐氣中CO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燒堿在保存過程會部分變質(雜質主要為Na2CO3)。某同學進行以下操作測定放置已久的NaOH純度。請回答有關問題:
準確稱取5.000g樣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燒堿溶液20.00mL于三個大試管中,分別滴入過量的BaCl2溶液,用離心機分離后將濾液轉移到三個錐形瓶中(用蒸餾水充分洗滌沉淀,洗滌液也轉至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劑(現(xiàn)有酸堿指示劑及變色的pH范圍為:①甲基橙3.1~4.4 ②酚酞8.2~10),用濃度為0.2000mol·L-1的鹽酸標準液進行滴定。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 | V(燒堿溶液)/mL | V(HCl)/mL | |
滴定前讀數(shù) | 滴定末讀數(shù) | ||
1 | 20.00 | 0.50 | 31.50 |
2 | 20.00 | 1.00 | 32.04 |
3 | 20.00 | 1.10 | 32.18 |
(1)向NaOH溶液中滴入鹽酸,若選用 做指示劑,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2)依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出燒堿樣品中含NaOH的質量分數(shù)為 %(保留4位有效數(shù)字)。
(3)下列操作會導致燒堿樣品中NaOH含量測定值偏高的是 。
A.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標準液潤洗
C.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滴定前平視讀數(shù),滴定結束俯視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現(xiàn)代社會的各個領域有機物都起著重要的作用,F(xiàn)有下列物質:甲烷、正丁烷、乙烯、天然橡膠、硝基苯、對苯二酚、乙醛、牛油。請選擇正確物質填在相應的空格里。
(1)屬于飽和烴的是 。
(2)屬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 。
(3)屬于混合物的是 。
(4)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而不含酯基的是 。
(5)用系統(tǒng)命名法給對苯二酚命名: 。
(6)乙醛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乙烯和乙醇的結構與性質,推測丙烯醇(CH2=CH—CH2OH)不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 )
A.加成反應 B.氧化反應 C.與Na反應 D.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A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工業(yè)是否發(fā)達的標志性物質,A在催化劑作用與水反應的產物為B,B可與食醋中的有機酸C發(fā)生反應生成D,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實驗室制取D時,使用水浴加熱
B. A能與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它們褪色
C. D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羧基的有3種
D. B和C的熔點和沸點都比C2H6、C2H4的沸點和熔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I.已知:反應 H2(g) + Cl2(g) = 2HCl(g) ΔH= —184 kJ/mol
4HCl(g)+O2(g) 2Cl2(g)+2H2O(g) ΔH= —115.6 kJ/mol
請回答:
(1)H2與O2反應生成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2)斷開1 mol H—O 鍵所需能量約為 kJ。
II.實施以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為基本內容的節(jié)能減排政策,是應對全球氣候問題、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ば袠I(yè)的發(fā)展必須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的總體要求。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已知某反應的平衡表達式為: ,
它所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已知在400℃時,N2 (g)+ 3H2(g) 2NH3(g) △H<0 的K=0.5, 則400℃時,在0.5L的反應容器中進行合成氨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N2、H2、NH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2mol、1mol、2mol,則此時反應V(N2)正 V(N2)逆(填:>、<、=、不能確定)。
欲使得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同時使平衡時NH3的體積百分數(shù)增加,可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填序號)
A.縮小體積增大壓強 B.升高溫度 C.加催化劑 D.使氨氣液化移走
(3)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A(g) + 3B(g) 2C(g) + D(s) ΔH,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K | 300 | 400 | 500 | … |
K/(mol·L-1)2 | 4×106 | 8×107 | K1 | … |
請完成下列問題:
①判斷該反應的ΔH 0(填“>”或“<”)
②在一定條件下,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序號)。
A.3v(B)(正)=2v(C)(逆) B.A和B的轉化率相等
C.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