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在鋅與鹽酸反應的實驗中,一個學生得到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編號鋅的質量/g鋅的形狀溫度/℃完全溶解
的時間/s
A2薄片5400
B2薄片15200
C2薄片25100
D2薄片35t1
E2細小顆粒15t2
F2粉末15t3
G2薄片(含少量雜質Cu)35t4
(1)t1=50s,畫出以時間對溫度的曲線圖(縱軸表示時間,橫軸表示溫度).
(2)利用所畫的曲線圖,總結并得出的關于溫度影響反應速率的結論是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加快到原來的2倍;
(3)t1>t4(填“>”或“<”),原因是G組中可形成Cu-Zn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t2>t3(填“>”或“<”),原因是F組中鋅為粉末狀,表面積較大,反應速率加快;
(4)單位時間內消耗鋅的質量mB、mE、mF從大到小的順序為mF>mE>mB

分析 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接觸面積和溫度是影響反應快慢的因素,
(1)A、B、C、D中Zn的形狀相同,溫度升高10℃,反應時間為原來的一半;用表中數據畫郵時間對溫度的曲線圖;
(2)溫度高,反應速率快;
(3)D、G中,G構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E、F中,F(xiàn)組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
(4)根據接觸面積大小得出反應速率的快慢.

解答 解: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接觸面積和溫度是影響反應快慢的因素,
(1)A、B、C、D中Zn的形狀相同,溫度升高10℃,反應時間為原來的一半,則t1=100s×12=50s,用表中數據畫郵時間對溫度的曲線圖:,
故答案為:50;;
(2)溫度高,反應速率快,由數據可知,該反應溫度升高10℃,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到原來的2倍,
故答案為:反應溫度升高10℃,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到原來的2倍;
(3)D、G中,G組中可形成Cu-Zn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則t1>t4,E、F中,F(xiàn)組中鋅為粉末狀,表面積較大,反應速率加快,則t2>t3,
故答案為:>;G組中可形成Cu-Zn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F組中鋅為粉末狀,表面積較大,反應速率加快;
(4)B、E、F中F接觸面積最大,B的接觸面積最小,所以反應速率大小順序為:F>E>B,則單位時間內消耗鋅的質量mB、mE、mF從大到小的順序為mF>mE>mB,
故答案為:mF>mE>mB

點評 本題考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注意控制變量及溫度、接觸面積的變化為解答的關系,把握常見影響因素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驗證蔗糖水解產物時,在蔗糖溶液中加幾滴稀硫酸,水浴5min,加入新制銀氨溶液
B.檢驗溴乙烷中溴元素時,將溴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充分振蕩靜置后加AgNO3溶液
C.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熱后,加NaOH中和并做銀鏡反應,檢驗淀粉是否水解
D.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濃溴水后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事實、原理都正確并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事實 原理 
 A 用漂白精溶液對環(huán)境消毒 病毒蛋白質在漂白精溶液中發(fā)生鹽析現(xiàn)象
 B 用碳酸鈉溶液浸泡水垢 水垢中溶解度較大的物質轉化為溶解度較小的物質
 C 含碘的食鹽密閉保存于陰涼處碘化鉀不穩(wěn)定易分解,從而損失碘元素
 D 用純堿溶液洗滌餐具表面油污 碳酸鈉與油脂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可溶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常溫下,0.10mol/L的下列溶液中呈中性的是( �。�
A.氨水B.NaNO3溶液C.鹽酸D.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研究影響鋅和稀硫酸反應速率的外界條件,下表是其實驗設計的有關數據:
實驗
序號
鋅的質量/g鋅的
狀態(tài)
c(H2SO4)/mol•L-1V(H2SO4
/mL
反應前溶液的溫度/℃添加劑
10.65粒狀0.55020
20.65粉末0.55020
30.65粒狀0.550202滴CuSO4溶液
40.65粉末0.85020
50.65粉末0.850202滴CuSO4溶液
(1)在此5組實驗中,判斷鋅和稀硫酸反應速率大小,最簡單的方法可通過定量測定鋅完全消失所需的時間進行判斷,其速率最快的實驗是5 (填實驗序號).
(2)對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1和2表明,固體反應物的表面積對反應速率有影響;實驗1和3表明,(是否形成)原電池對反應速率有影響.
(3)進行實驗2時,小組同學根據實驗過程繪制的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V與時間t的圖象如右圖所示.
①在OA、AB、BC三段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AB,原因是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②2~4min內以硫酸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假設溶液的體積不變)=0.06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化學小組為了研究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實驗內容及記錄】
實驗編號室溫下,試管中所加試劑及其用量/mL室溫下溶液顏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min
0.6 mol/L
H2C2O4溶液
H2O3 mol/L
稀硫酸
0.05mol/L KMnO4溶液
13.0V2.03.01.5
22.03.02.03.02.7
31.04.02.03.03.9
請回答:
(1)根據表中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H2C2O4濃度(或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增大.
(2)表中的V=2.0;利用實驗1中數據計算,若用KMnO4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υ(KMnO4)=0.01(或1.0×10-2)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堿金屬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堿金屬的密度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逐漸減小
B.鉀與氧氣或水反應比鈉與氧氣或水反應劇烈,銣、銫的相應反應更劇烈
C.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堿金屬單質的熔沸點升高
D.堿金屬元素陽離子的氧化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依次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比較硫、碳、硅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請從下列給出的試劑中選擇合理的實驗試劑,利用所給裝置驗證你的結論(提示:難溶于水).實驗試劑:濃鹽酸、稀H2SO4、飽和Na2SO3溶液、大理石、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請根據它們的原子結構特點試推斷:硫、碳、硅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硫>碳>硅
(2)甲儀器中盛稀硫酸,乙儀器中盛Na2CO3粉末,丙儀器中盛Na2SiO3溶液.
   (3)乙儀器中的現(xiàn)象是產生無色的氣體丙儀器中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膠狀沉淀產生.
(4)結論:三種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從強到弱的順序H2SO4>H2CO3>H2SiO3.(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氮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農業(yè)、工業(yè)生產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Ⅰ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環(huán),是整個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和關鍵.海洋中無機氮的循環(huán)過程可用如圖1表示.
(1)海洋中氮循環(huán)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屬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②(填圖中數字序號).
(2)有氧時,在硝化細菌作用下,可將土壤中所含的NH4+轉化為亞硝酸根離子及N2O,請將該過程①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4NH4++5O2═2NO3-+6H++1N2O+5H2O.
Ⅱ已知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①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
②N2(g)+O2(g)═2NO(g)△H=+180.5kJ/mol.
(3)有關鍵能(kJ/mol):H-O鍵:436,H-N鍵:391,O=O鍵:497.則NO中的鍵能為712.5kJ/mol.
(4)向某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2.4molNH3,3molO2,發(fā)生反應: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測得平衡時反應體系中某種量值X與壓強P、溫度T之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
①若X表示NH3的百分含量,則p2>p1(填“>”或“<”);b、c兩點對應的平衡常數K(b)=K(c)(填“>”、“<”或“=”).
②X還可以表示ad(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b.NO的產率 c.該反應的△H d.O2的濃度.
Ⅲ查閱資料可知:常溫下,H2SO3:Ka1=1.7×10-2,Ka2=6.0×10-8,NH3•H2O:Kb=1.8×10-5,Ksp(AgCl)=1.76×10-10
(5)若將等物質的量的SO2與NH3溶于水充分反應,所得溶液呈酸性;
(6)銀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aq)+2NH3(aq)?Ag(NH32+(aq) K1=1.10×107
計算出常溫下可逆反應AgCl(s)+2NH3(aq)?Ag(NH32+(aq)+Cl-(aq)的化學平衡常數K2=1.936×10-3(保留4為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